因为自己发不出声音,她又顽强的挺着去医院看了一下自己的喉咙,因为她表现的太平静了,几乎没有医生都不敢相信她这是应激性失声。
医生看了看她的喉咙,皱眉道:“你这个问题可大可小啊,这应激性失声得看它自己的恢复力,和你是否真的解开了心结和害怕才行。”
“这种创伤别人帮不了你,你只能自己看着来了。”
医生是个中年女人,她看着才二十三岁的叶见香,颇为心疼的道:“这样,我给你开点药,你先吃两天,看看有没有用,没用的话,你只能去心理科挂号看看了。”
叶见香掏出自己路上买的本子和彩色笔,默默的写道:【嗯,谢谢医生。】
拿了药,叶见香出了医院直接在外面买了菜回了家,坐在自己的房间里,叶见香整个人才把绷紧的神经放松下来。
人一旦放松下来,那随之而来被强行遗忘掉的恐惧,就会加倍的席卷而来。
叶见香打开空调,锁死了窗户,拉上了窗帘,然后拿被子把自己一卷,整个人缩在了床头柜旁边,靠着床,把自己缩成了一个球。
这对她来说是最有安全感的姿势。
她默不作声的掉着眼泪,整个人瑟瑟发抖,她把自己缩在被子下面,哪怕是一身的汗,也不敢露出一点。
只有黑暗才能让自己感到安全,就像父母和妹妹在自己眼前车祸去世时,她双眼一黑,整整一整年都没有见过光明,也没有说过一句话。
那时候她就这样,每天不吵不闹,静静的靠着床头柜坐在床脚下,如同一只乌龟一样把自己缩进被褥里,仿佛这样自己就有一个坚硬的外壳,不会再被外界伤害。
因为有过心理创伤,所幸这一次没有见血,她也只是暂时性的失去了声音,而不是失去了眼睛。
正因为曾经失明过,所以她才格外的喜欢颜色,也是因为如此,她才选择了美术,用画画来表达自己最真实的情绪。
叶见香就这么颓废的坐了两天两夜,不敢睡,也不敢出来吃东西,直到把自己饿到胃痛,倒在地上爬不起来,才抖着手,爬着去开了一瓶汽水。
作者有话要说: 没有父母的孩子才要更加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