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页

听闻皇帝卧病, 宜贵妃换了身素衣就赶到紫宸殿, 几乎是夙夜不眠地守在御前侍疾。皇帝醒时她强颜欢笑地说些吉祥话,皇帝睡着时她擦去眼角泪花,望向窗外若有深思。

明人眼里都看得出来,皇帝恐怕撑不过多少时日了, 宜贵妃这么殷勤也不过是为了让皇帝心软,然后将太子的禁足解了, 最好再重新赐他金印金册。

据某些御前小太监传出的消息说,皇帝确实是心软了。

昨日傍晚,有一侍女从紫宸殿去往东宫,传召了许久不曾迈出东宫大门的太子。皇帝与太子在殿中不知说了什么,约莫半个时辰过后, 太子红着眼眶出来了,在紫宸殿外伫足许久不忍离去, 而殿内的皇帝除了神色疲惫之外并无异样, 也不曾动怒。

靖安王府内, 靖安王坐着实木打的轮椅来到前院, 两位身着常服的官员低着头站在檐下, 见他走近,忙躬身行礼问安。

“王爷。”

“昨日父皇召见太子了?”靖安王目光落在其中一人身上,声音平静的辨不出喜怒。

那人颔首,“禀王爷,是。”

“太子可有向你提及,父皇都说了什么?”

“太子说, 陛下只考问了几篇文章。”

闻言,靖安王眉头微皱,“都考了哪些文章?”

那人头压得更低了,随即如实道:“《六韬》之中,国务、六守、守国等篇目。”

此话一出,靖安王显然流露出凝重的神情,幽深的眼底藏匿着不易察觉的恨意。

这些文章写的都是为君者治国爱民的道理,皇帝考较太子这些,显然是还对他寄予厚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