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那两边都是钦差,他这个知府全都管不了,但不代表着不能看热闹,不代表着没机会当鹬蚌相争故事里的渔翁。
最好的结果是两败俱伤,那就必须要靠他这个知府来善后和收拾残局;其次好的结果,是方应物被采办太监打败,他这个知府便可以尾随采办太监,抱紧大腿后痛打落水狗;第三好的结果,就是采办太监被方应物虐死,然后朝廷震怒,他这个知府一方面摆脱了采办太监的枷锁,另一方面获得了大展拳脚的空间。
想来想去李知府便发现,只要方应物和王太监打了起来,他竟然没有任何坏处!
当听到方应物裹挟上千民众,已经抵达姑苏驿二里之外,变乱一触即发时,素来稳重的李知府在无人之处,也忍不住大笑三声,“老天有眼,天无绝人之路!”
然后李知府连连加派人手,打听外面的详细消息,等着最终喜讯的到来。他有一瓶储存了十年的佳酿,说不定今日便要取出来痛饮了!
二里路程,仿佛短短几个呼吸内就能走完。一边是严防死守,一边是气势汹汹,一边是坚盾,一边是强矛。所有人都在等待着,整件事情中最激烈部分的到来。
钦差采办太监王敬钉在庭院中,心里默默数着时间,这是他当太监侍候人时修炼出来的本事。
半刻钟过去了……一刻钟过去了……半个时辰过去了……姑苏驿外面除了秋风卷起的几点尘土,却没有任何人出现在视野里。传说中的几千愤怒民众,连一个影子都没有。
由于摆姿势站立时间太久,王太监感到自己的腰身绷不住了,心里实在惊疑不定!
刚才按照快报,方应物率领的民众队伍距离姑苏驿只有二里地,就算是蜗牛也该爬到了!
但这都半个时辰过去,还没见人影,到底是怎么回事?人究竟在哪里?
正在这时,派出的探子终于有最新消息传回来了:“那方钦差和乱民队伍突然转向胥门,又从胥门进城去了!”
“什么?”“回城了?”“没看错罢?”“怎么可能?”
姑苏驿内外,正枕戈待旦的千余人听到这个消息,齐齐发出各种各样的惊疑声音。
方应物携民众从阊门出城,沿着西城外转了一圈,在距离姑苏驿只有二里的地方转弯,又从胥门重新进城……他究竟意欲何为?
难道方钦差不是要带领乱民,来姑苏驿这里打砸抢么?造出了偌大声势,气势汹汹地已经杀到了距离姑苏驿只有咫尺之遥的地方,眼看就要短兵交接了,然后却又虚晃一枪回城,他的脑子里到底在想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