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情面比较熟的去了方家宅邸,可是仍然不见方应物踪影,连方清之也没见到,只能看到某位姓项的小年轻热情招呼大家喝茶。
众人纷纷表示,在这种敏感的非常时期,方知县稍微谨慎低调一点也是可以理解的。
当然如果方应物倒了霉,还躲着不见人,只怕就要被骂成摆谱装逼了。地位不同,做出同样的事情,得到的评价自然也是不同。
却说方知县既不在衙门里,又不在家里,而是悄悄地来到了王越的家里,难怪别人找他不到。
在王越宅中的偏院厅堂里,主人家并不在,只有方应物和另一位身穿正二品官袍的中年高官坐着。
如果有认识的人看到这一幕,便会发现这位二品高官也是前几天的焦点人物,注定要下台的右都御史戴缙戴大中丞。
再仔细看,又会发现方知县与戴大中丞两人坐姿是分庭抗礼的,而且若进一步观察神态,就会发现堂堂的正二品部院大臣戴缙对六品方知县反而有点卑躬屈膝的味道。
方应物很有礼貌地说:“这次多谢大中丞鼎力相助,不然尚铭此贼还不知何时才能伏法。”
“哪里哪里,你我彼此互助而已。”戴缙也很客气的谦逊道:“不知汪公是否回京?若到了那时,还请方大人美言几句。”
“唔,好说好说。”方应物漫不经心地答道。
在前几天,他委托王越去找戴缙,只问了一句话:君欲自救否?结果那戴缙干脆利落地答应下来,然后才有了一封密疏便让天子厌恶尚铭的事情。
这不奇怪,东厂和都察院勾结陷害大臣的丑闻爆出来后,戴缙陷入内外交困之中。朝廷这边全都是想轰他下台并取而代之的,东厂尚铭这边又想把都察院推出去当成承担主要责任的挡箭牌。
在这种局面下,戴缙只能选择配合方应物,你不仁我不义的反咬东厂一口,尽力把责任都推到东厂这边,减轻自己面临的压力。
对于一个没有什么道义和立场的、最纯粹的投机客,戴大人干这种事儿毫无心理压力。不过此时最令他担心的就是,若汪直重新回京后,怎么看待自己曾经的背叛?
是以戴大人又对方应物补充了一句:“本官不求仍然安居庙堂之中,只求到南京养老。”
方应物没说话,心里吐槽一句:这他娘的岂不又回到了历史轨迹之中?在历史上,戴缙的下场就是被贬到南京去养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