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他说的都是客套话,方应物还了礼:“也算是同乡人,姚先生何须客气。”
原来这姚谦是浙江衢州府龙游人,距离严州府淳安县很近,衢州和严州就是邻府,在京城这么遥远的地方,两地人认为同乡也不为过。
这也是方应物肯出来捧场的重要因素,出门在外,同乡之间互相帮衬都是理所应当的。
但与淳安不同的是,龙游习气类似于邻省徽州,出外经商者极多,姚谦就是一个例子。
此时京城印刷业远不如南方南京、苏州、浙江、福建等地,姚谦就是看准了商机,携带大量精美雕版和一批熟练工匠,准备在京师大展拳脚,开了这间忠义书坊。
方应物与姚谦彼此见了礼,也算认识了,便一起向门内走去。从外面就能看到五开间的大门面,门内的空间大小可想而知。
方应物站在中厅,环顾四周,赞叹道:“在下从未见到过如此恢弘的书坊!姚先生真乃大手笔也。”姚谦心里得意,但嘴上连连谦逊,正应了他的名字。
话说这边接待完方应物,姚谦正要暂时告离,去接待别人,却又听见方应物道:“满眼都是经史子集,竟然如此齐全,实在少有。不过在商言商,姚先生为此定然花费不菲罢,不想卖点别的么?”
姚谦愣了愣,没想到这方应物心思还挺活泛,于是便低声道:“实不相瞒,各种佳人话本志怪小说也是有的,只是今天没有摆出来。以后都在里面那几间柱子后摆放。”
方应物看去,果然见到有个角落空荡荡的,只是被柱子挡着视线,方才没有注意到那里。
不过方应物仍问道:“在下指的也不是那些,姚先生就没点别的想法?”
姚谦惊疑不定,方应物问这话是什么意思?刚见面就谈这些,也太交浅言深了罢?还是说方应物听到了什么风声,故意挑事的?
想了想,他一边左顾右看,一边谨慎地答道:“此乃书香之地,那些下流诲淫的书籍,在下是不印的。方朋友若有兴趣,在下可以介绍几位同业……”
方应物哑然失笑,这姚谦思维也太活泛了,怎么想到这里去了?连忙道:“姚先生你误会了,在下不是指的这些,只是偶然有所感,告诉你一门赚钱买卖。”
对这话姚谦是不信的,他三代家传的刻书印刷买卖,在这方面什么不知道?还用方应物这门外汉来教导么?
方应物笑道:“今年会试才过几个月,姚先生何不把会试试卷收集起来,刊刻成书,发行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