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袁指挥做事手段比万通老练得多了。最后,方应物别有深意地对张竹道:“劳烦你向袁大人回话,只说我要探视父亲,还望他高抬贵手。”
张竹想不明白方应物话里意思,不过他就是个来回传话的,听不听得明白无所谓。
次日,方应物出门。到了前厅,却见有个绸缎袍子的人,正在和黄掌柜说话。旁边站着位十六七岁年纪的小娘子,一身淡绿衣裙,长得倒也齿白唇红,水灵灵的。
看到方应物,那人便上前来,拱拱手道:“这位可是方公子?敝姓江,在崇文门内开一家酒楼。听闻方公子高义,愿赠送婢妾一名服侍左右,还望笑纳。”
方应物心里很清楚,这绝对是万通派来的。因为现在万通还不便亲自露面,所以才会委托了别人代为赠送。
但无论如何,他不能收,收了就欠人情,而且等于是平白招一个间谍在身边,说不定就会惹出什么意想不到的麻烦。
此时那女子也福了一福,娇滴滴道:“见过公子。”
听在方应物耳朵里,发现她带点京师口音,便问道:“你可是京师本地人?”
送女子前来的江员外在旁边答道:“这也是穷人家好女儿,只不过养不起了,在下便收来赠与方公子。”
方应物故作无奈道:“若是京师人,在下便不敢要了。”
江员外问道:“这是为何?”
方应物娓娓而谈道:“在家乡时,听前辈们介绍过,在京师决不可纳了京城本地人。原因有二,一是京城本地人亲戚众多,犹自喜欢攀结。若纳了一个女子,父母兄弟姐妹七大姑八大姨动辄都来打秋风,实在吃不消。
二是京师人不爱离开京城,纳了京师本地女子后,有朝一日若要离京,女人家就要天天哭闹。又有众亲戚齐上阵逼着你放了她,最后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有这两条引以为戒,所以在下是万万不愿意收取京师女子的,还请回罢!”
江员外呆了呆,没想到方应物信口就诌出这么一大篇议论,貌似还很有道理的样子,叫自己实在不好继续。
只得打个哈哈道:“方公子真乃有心人也,但传言夸大其词,未可轻信,不能以偏概全。方公子且放心收下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