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每家都吃一遍也不怕的。
羲和担心吓坏了村里人,心里窦疑太多便遗憾的没有说出。和房家人道辞后,她回去的路上斟酌起来。她本意是打算自力更生,不去劳烦蹭饭,只要打听了大概情况再打一艘船离开就是。
可惜计划跟不上变化,她怎么也没料到汉国处境这么糟糕,也难怪秦国愿意分一块土地给他了。
从某方面而言,汉国只是大一点的诸侯国罢了,依旧在秦国的辖制之内。只是收了就要为其出兵打仗,尝到了甜头的赵家皇帝宁愿给刘家一点表面风光,站在后面开开心心的收点送礼就好。
汉国官方都被管着,她这一人叮叮当当造船下海,只怕还没多远就被针对地泡在海里发涨了。
虽然她会游泳也不会死,但终归样子太难看了,丑拒。
这么推算在弯角村的日子也留显得无事可做,也不用担心干活后肚子饿,还要自食其力的做饭。
羲和特意在石台上站了好一会儿,身后始终没有人再来,不免怏怏回屋去了。
一夜相安无事,羲和这日特意早起观望日出和海里已经在忙碌的渔民。晨起时分正好是鱼儿们在水面上呼吸跳跃的时候,只要不是太笨的人此时都能有所收获。
家家户户村人都起来了,羲和看着那好看的日出,暗想要不去镇里添置点东西,将此画下来也好啊!
毕竟这里依山伴水,从她的角度还能看到秦国在半岛上的船只,光是眺望就让她有些蠢蠢欲动。
房阿母特意来送饭,就看着羲和站着一动不动,方才太远她还以为是女子晾的衣裳。
渔民吃的最多就是海里的,一来方便不用去买,二来这也是实打实的肉。数百年来的靠海生活,也让他们有了一套独有的烹饪技巧。可能房家人早就吃腻,还盼着想吃走兽肥肉,反之羲和来此就是想来尝点海鲜。
一碗海鲜面,还有一张饼,羲和吃的很香。
本来一碗面就够了,但前一晚羲和的筷子没停过,想她是舞刀弄枪有武术的人,这才按着家里男人吃饭的胃口来添。即便如此,羲和也很快吃完了,还问打渔的什么时候回来。
房阿母把陈府的事说了,只要够了要的就尽快新鲜送过去,所以是村子里很早就回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