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页

我与长生 五十九夜 1232 字 2022-10-20

可扶苏高兴啊,带着自家人马去边处走马上任去了。

羲和默然,她对扶苏的教导一切都按赵政的要求,但没想到会成功到这个地步。不由自主的,又扼腕痛惜。

真正的丝绸之路原来已经开始了,而她竟然……那三张胡饼……

有那么瞬间想要回头找摊主的冲动。

念想一起,羲和又是扶额。如今世上无人,路上也很是平静,根本没有让她发泄不满的机会。积积攒攒的,满肚子怨气没地方放。

说到底,汉朝给她的第一印象就不太好,比当年的楚王还要讨厌。

因为国泰民安的缘故,秦朝已经渐渐转向重农好商方面,秦三世登基后不久便闹出了有战国诸侯后人与小国勾结的消息,他自然不信,毕竟当年秦始皇将这些所谓后人都关押看守在一城之中,少说也有二三代人了。

人有劣根性,日子长了哪怕向往当年,但是出不了城只是普通百姓,又算得了什么?

再加上匈奴等地卷土重来,秦三世这样的太平皇帝错失先机,等他发现两者有关联时,边处小国渐渐起来,以楚汉两国为首渐渐攻打。

百姓愚昧坐井观天,只知道有人说了朝廷的不是,看见自家灾祸不断等遭难得不到朝廷救助,又或者自觉是新一代从龙之功的臣子,竟然真的有部分百姓被煽动起来。

秦朝没有就此消失,只是落寞了。再加上边处的扶苏站出来做了将帅战死沙场,心有不忿的秦三世骨子里就有点离经叛道,辗转反侧一夜后想出了一个馊主意。决定退出了多年的老家,转而往下搬挪京都。

虽然让世人贻笑,但此举极妙。北上多年以来都受到邻地困扰,尤其是秦朝铁马一直抵挡着匈奴等地的侵扰,如今却落在刘邦的头上。他还没来得及高兴,就要为这忽然得来的小半天下奔波打仗。

因为秦朝原来打好奠基,所以这个困扰只持续了数年,匈奴又继续休养生息了。

天下至此一分为二,北上楚汉各小国,南下为大秦。

所以羲和认为到来的汉朝,只是她身处汉地自以为而已。而如今国力大不如秦国的汉国,兵力又不如秦国凶悍,一面要小心防备北匈奴南秦国邻楚国,一面要小心谨慎的兴起国力。

正因为此,刘邦行事束手束脚。他的大业一开始以贵生学院的名头是打走了不少人,比较顺利。但是到了眼看在计划之外成功,他又头疼不已。在项羽差点毁了贵生学院时,更是吓得赶过来借机带走一些学生,再反手诛伐项羽。等他气喘吁吁之际,秦国兵马走得干干净净,连带着许多百姓也跟着大军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