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一思忖,羲和将钱收好。她现在就是身无分文的穷人,比路边抖饭碗的乞丐还穷。再加上自己出门走的干净,身上也没有什么可以买卖或者当了的好东西。大约是心理作用,羲和觉得自己更饿了。
好可怜啊!
羲和哀怜自己,将街道走了大半都没有发现印象中的邸舍。才过了一天手脚还不算完全恢复灵敏,再加上一路上的吃食都不能入嘴,羲和几度想要偷偷进伙房先吃点垫肚子。不过最后斟酌后没有做,恰逢遇到一旁的简陋茶舍,这才发现自己走到了街尾处。
街尾处临近这镇里的村民屋宅,最是人多闲杂之地。羲和想着多听些以防不时之需,但是自己又没有钱去喝茶,左思右想便就近在旁捡了张无人用的破席子闭目养神。
既能遮盖隐秘,又能闻听消息。
正是节日当头,今日所见除了本地人外更有许多外地来者。不过外来人去的是骊山村的玄女庙,所以说书先生等都跟着去了那边赶热闹,又或者是街头吃喝去了。
茶舍里不过两碗甜汤茶水,就着点心打打牙祭。平日里忙碌的百姓坐得满堂,被吆喝的小二在中间穿行,还和他们有说有笑。
“姜二,你怎么不跟着去谢师?”
“父亲去了,我就不必陪着去了。”
“话是这么说,可有机会能登门拜师,不去多可惜。”
“读书又不是种地,那是动脑子的事情,你以为谁都能做?你怎么不去?”
“不去,供不起!”那人连忙摇头,数着读书要用多少钱,算来算去他们又是平庸之辈没有背景,砸了钱也挣不到钱,反而浑浑噩噩拖了家中钱财。
姜二听了自然笑,“逗你一句还当真了?就你这脑子,就是身在富贵人家也只能跟着享受不能挣钱的命。”
那人不以为然,“那不是正好,何必那样辛苦。”
堂中人你一言我一语,听得羲和直皱眉,她记得自家书院学费虽然不便宜,但是好学优秀者有相应的奖学金。除此之外贵生村的一系列商业政治人脉等关系相连,这也让许多学生可以半工半读得到提前锻炼,偶尔的比试优胜更能受到世人的追捧争抢。
学院走到这一步很不容易,苦心经营之后也得到了世人敬仰,私学中的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