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婢许多是知世故的,羲和就喜欢看小菊这样着急。联合回来前听闻李斯受赏的事情,她的心里也有了谱。
婢女围拢来,一人夹肉一人端酒。
在山间走兽中,鹿肉的肉质是很美的。羲和从来不会拒绝享受的事情,她姿态慵懒的靠坐着,唯有一张嘴巴在动。
她在等,一连数日皆在宫中。华阳夫人的小宴偶尔去,除此外皆是貌美宫婢围拥,看着像是沉醉人间的青鸾。
关于那日的谣言愈发多了,再加上众口铄金,眼看着所向披靡的秦国大军停驻荒野之外,又有部分随将回秦等消息传荡天下,秦王与重臣武将的不合也成了盖棺定论的‘事实’。
说李斯主张暂时休兵养息,先将原魏韩两国之地与民心收拢,待经济农业可观再做出击才是上策。
说王贲羌瘣则想趁着大好局面一举拿下他国以报大志,所谓治理国家天下晏然盛景自有后生徐徐图之。
两方闹到秦王前,李嫌王羌本性粗莽眼界太短,舍本逐末不将人命放在眼里。王羌骂李两面三刀优柔寡断,就是个畏前畏后软弱可欺的窝里横!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面对三位重用大臣,本就忧心于此的年轻秦王觉得都说的对。正当他举棋不定时,被骂得不是男人的李斯伸出了拳头,于是羌瘣的脸青了。
有人觉得无稽之谈,毕竟羌瘣是行伍出身,怎么比不过一个文官?
但好事者道,李斯乃是法家人,平日里铁面无私信奉商鞅之道。收押刑法的条条款款他一清二楚,怎么示弱的暗下黑手想来也不是难事。
众人恍然,对于李斯愈发高看一眼,毕竟当夜秦王对他重赏安抚。
年轻秦王幼年拜师玄女先生,直到庄襄王封为太子便将其传回秦国,膝下教导送上登基王位。世人看来一生顺遂,登基后也表现出了君王应有的杀伐果断,偏偏此刻露了怯,安抚了李斯又安抚王家等人。
结果于事无补,甚至不惜让蒙家子拜师玄女以作拉拢。
羲和忍不住为自圆其说的好事者鼓掌,当日之事为了方便,阿丑勒令没有露出她的身影。事后小菊还嘀咕一阵,说那传信人心思不正,日后再也不听他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