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师门人心甚暖,此处寒舍比不得。”
卫鞅说的谦卑, 引得前来侍奉的管家逡看一眼来者。
羲和一路上流连忘返, 听他敬重师门而胡言乱语, 心中并不当真,“我看你常常去看农务,可看出什么来?”
卫鞅请师祖上座,抬眼看她。
按理说, 他的师傅鬼谷先生和尸子一同习学道家文化,法家改革等政治。此二人才算是真正施教的师傅,另还有养育栽培之恩的魏国国相公叔痤。可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出山变法,首当其要遇到的却是更高一辈的师祖风先生。
虽说真正相识不长,但记忆中课堂上师祖似乎百家皆有涉及,且对药材农种一等娴熟在心。
“卫鞅惭愧,来时曾在秦国乡镇徘徊许久后略知国情。虽如今得道国君信任,但农务一等还要庄家农夫解说才懂。”
言下之意,我也是入门学生,就不做抛砖引玉的事了。
一点都不懂的小胡子和高个子跪坐一旁,紧紧的盯着几上果子。
羲和捡了一颗吃了起来,眼角自二人扫到卫鞅面上,“你们都是只知学问的读书人,自然不懂这些。不过你有心好学就对,总是好事。”
“卫鞅身担要职,只是农务之事才疏学浅,还请师祖赐教。”
回想到羲和话语里没有遮掩的意思,想来抵达秦国已经有些时日了,只是他毫无察觉而已。既然有师祖在上,自己如何能将机会放过?
羲和少有这样坐在高堂,因材施教感受为师之德。如今眼看着卫鞅一语,引得堂中上下都双目倾向,她那柔软慵懒的坐姿微微端正一些,慢条斯理道,“既然有缘,那就说说吧。”
别的不说,但是种植农务她确实是有一套。最早时和伏羲一同互相学习互相探索,和神农吃草药一般,兢兢业业数载才终于寻到合适可以种植的黍稻。再有这些年一路所闻所见,自己也在山中多年忙碌,就如今日的黍稻见过之后她便能说出一二来。
羲和信手拈来,先说她来时门前空空如也的田地。
见田土,便能知丰收。
还要看劳作的人家可是农家勤手,若是种的妥当,再结合今年的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