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当初看东周列国,看孔子带着人环游世界,感觉很像高级传销。就是百姓皆知,还很受追捧那种
第44章 走过春秋(四十)
如今吃食还是以蒸煮为主, 再加上水产讲究新鲜, 不需要太高烹饪厨艺一样能吃到美味佳肴。再加上海边多有无人掌管的地方,犯不着掏钱在饭馆里整日吃喝。
本着勤俭节约的美德, 羲和在海边搭了个木棚, 支起火架后提着木简杀进海里。
她以前为了生计和吃,和部落中人抢不过山里野兽,干脆在河边独自发家致富。到了今日, 她的渔猎技术精湛, 更是如鱼得水般包揽了近处的许多生意。
鲁班就是其一。
初时羲和并不知他的鲁班之名,只当是个擅木工一等好手的公输班。
羲和记得他府门半开, 里面横陈大小不一或圆或方的木头, 头一回做生意就点了一筐海鱼, 小徒弟在旁给钱搬鱼, 他背手在后云淡风轻的打发了上门自荐的小年轻。
公输府上人多,她的鱼新鲜,久而久之就成了头等大户。
世上人有千万种, 好人也有不同之分。其中脾气好者, 如老聃那样知道事理的朋友好, 也有赵武那样投缘迁就的姐弟好, 而鲁班却是真正好性情的好。
只要不是徒弟犯蠢的时候,鲁班还喜欢在家门前和邻舍说笑, 是个十足温顺憨厚模样。
大户照顾生意的次数多了,羲和免不了张望说上两句。她毕竟生长在万事靠双手的环境,就算是野路子那也有野路子的道。渐渐的, 公输班发现了她这个年轻有天赋的女子,如此之后反而成了相谈甚欢的友人。
羲和偶尔无事,更是提着水产和酒过来。
公输班少年成名,如今也不过三十的年纪却最爱坐在木头前钻营好学。羲和干脆坐在树上,低头打量着他的手艺,心中欣赏之余更是感慨。
想她虽是野路子出身,但也有多年野外经验。像部落中的木棚或者高塔,她都亲手造过,坚实耐用,极得夸赞。
但怎么都比不上公输班的精益求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