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毒。”
羲和见他胆小甚过自己,心中鄙视一下转身又去忙了。
她回来是把当初剩下的牌简带上,说道回家休养生息住几日,抓点药草捣些急救伤药来。走过这一趟,天下眼看着就要大乱。
为公,算是救人一命。
为私,她也需钱财吃饭。
老聃也就此一同住下,他因为声名远扬,路上见到许多求道求学的大人们。他偶尔会传教,但都是清风拂面的言说,久而久之美名在外,行走之处常被人认出来。
世间也渐渐传出他的无为之道,可惜他行走很少落下笔墨,许多话语都是似懂非懂。甚至经过千百张嘴论说,意思早非他所言。
老聃言其有些无奈,羲和却笑着指身后书房,“那容易,你就把你的道写到我的简上。后人若要求问,我就复刻一本给他们,总不算是失了你的道说。”
“原是在这里等我!”
老聃闻声便知羲和打算,他笑着点头,“但这也是一个好法子。”
于是,老聃在山上住了几月。
他写道,说道,传道,皆在羲和跟前。
羲和本性直率,偶尔听到与自己行径思想相悖的还会辩驳几句。不论如何老聃亦不骄不躁,只管说解,胜则笑输则听。
这样与人高谈阔论的机会实属太少,羲和已经多年没有遇到了。当初她在家中曾如此,后来渐渐地事业宽阔起来,涉及部落的口舌之战上赢面越来越少,常常被伏羲等说的哑口无言。
故而羲和在战事布阵上许是一般,但论说道理却都是通透明白的。不同的是,他们以前都说的通篇白话,气急了还要撸袖子骂起来。
羲和看着老弱的老聃,禁不住叹气。
总觉得是欺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