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朱由菘没有办法。他是兵部尚书,是南直隶这次战斗的主帅,秦三德只是监军,若是朝廷和皇上追究责任,不管从哪个角度出发,他都是难辞其咎的。
如今不是斗气的时候,也不是推卸责任的时候,该做的决定必须要做。
朱由菘看了看低头坐着的秦三德,不再说话,转身离开了房间,他要下达诸多的命令了,到了这一步,首要的是保护南京城和凤阳城,至于说其他的地方,能够兼顾最好,万一不能够守住了,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朱由菘离开房间之后,奇异的一幕出现了,秦三德迅速站起来了,脸上露出了冷酷的神情,看样子是做出来了什么重大的决定。
其实这三天的时间以来,秦三德早就没有思考南京和凤阳等地,应该如何备战和迎战的事情了,他想到了责任的问题,如此惨重的失败,必须要有人来承担责任,而且这个责任是不小的,其实秦三德的内心,已经估计到至少二十万以上的大军,会被苏天成彻底的歼灭,也就是以前左良玉麾下的大军,剩不了多少了。
一步步的从底层的太监,成为如今的秉笔太监,秦三德经历了太多的事情了,也太清楚皇宫里面的规矩了,遇见了麻烦需要自保,这是在皇宫里面学会的伎俩,也是太监必须要掌握的技能,否则在变幻莫测的皇宫里面,根本无立足之地了。
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秦三德已经想到了,让朱由菘来承担所有的责任,这个时候,他必须要想办法返回京城去了,继续守在南京,那就是等死了。
秦三德还是有着一些把握的,他是王承恩的铁杆,王承恩每日里都跟随在皇上的身边,稍微的给皇上说上几句好话,就有可能改变皇上的决定,此外内阁首辅周延儒和他的关系也不错,现在也是需要利用的关键时刻了,要求周延儒在皇上面前侧面的说几句话,哪怕是说一些不好听的话,只要能够让自己离开南京,不在染指南直隶的事情,就算是成功了。
想要离开南京,还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暂时不要讲广德州、宁国府等地的战斗情况,禀报给朝廷,也就是想办法暂时压住这个消息,绝对不能够让皇上提前知道,只要自己能够离开南直隶,不再指挥这场战斗,责任就全部在朱由菘的身上了,那个时候,就是朝廷里面的诸多大人明白里面的问题,也不会有谁站出来说话的。
所以说,在朱由菘还在考虑南京城和凤阳等地的防御事宜的时候,秦三德已经在为自己的后路考虑了,所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秦三德是完全想到这一点了。
当然,秦三德不会想到,事情朝着后面的发展方向,令他做出来了跟多狠毒的举措,可以说是为了能够推卸责任,无所不用其极了。
朱由菘没有想到那么多,尽管说接踵而来的消息,对于他来说是五雷轰顶,但越是到了这个时候,越是需要清醒,要想到后面怎么办,其实左良玉手下的二十万大军,战斗力本来就是一般,不可能指望这二十万大军,击败苏天成率领的江宁营,但黄得功的五万大军,令朱由菘感觉到心疼,这可是真正的精锐部队啊。
在朱由菘看来,秦三德经受不住打击,遭遇了挫折就萎靡不振了,这可不是什么好的脾气和秉性,可惜朱由菘绝不会想到,这个时候的秦三德,想法早就改变了,人就已经在想后路了,准备袖底抹油开溜了。
朱由菘迅速开始下达命令,驻扎在常州府的五万明军,迅速赶赴南京城,与南京京营会合,常州府一人都不留,此外还在苦苦抵抗的黄得功,也要想办法突围了,突围之后赶赴南京城,能够跑出来多少是多少,关键是黄得功要撤出来。
还有驻扎在徽州府的一万大军,也不要想着接应进入浙江的大军了,迅速回撤到南京来,如此一来,守卫南京的兵力超过十万人了,依靠着南京坚固的城墙,收他个一年半载是绝对没有多大问题的,至于说今后该怎么办,不是如今需要考虑的事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