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5页

皇太极站起来了,凌烈的目光扫过了众人。

“古有卧薪尝胆的故事,你们都是知道的,我大清国这二十余年的时间,经历多了多少的苦难,你们也是清楚的,凡事都是要从大局着眼,从全局考虑的,朕想问问你们,我大清国是不是可以和大明展开最后的决战了,是不是能够攻下关宁锦防线了,是不是能够横扫中原了,你们谁有这等的气魄和能力,朕和你立下字据,可以和你共同分享这讲上,有没有人,有就站出来说话,朕赦你无罪。”

大殿里面,非常的安静,没有谁说话。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兄弟同心,其利断金,这些话语,朕经常挂在嘴边,朕为什么时时刻刻都要说这些话,就是要告诫某些人,我大清国的整体利益是至高无上的,谁想着损害我大清国的利益,不管你是什么身份,你都是大清国的罪人,罪不容诛。”

“朕自登基以来,无时无刻不在提醒自己,父汉打下的这片江山,要牢牢守住,要不断发展,要不断壮大,剑指中原,问鼎天下,这些年以来,朕为此殚精竭虑,凭着这个信念,朕和你们一道,取得了无数的胜利,朕与你们一道欢呼,一道庆贺,为我大清国的强大高兴,可有些人,却不是这么想的,他们的眼里,看到的是权力,看到的是利益,为了权力和利益,什么都不管不顾。”

“朕要提醒你们,大明曾经那么强大,绝非我大清国可以匹敌的,这些年来,为什么屡屡败在我大清八旗子弟的手里,就是因为他们的朝廷里面,出现了太多的蠹虫。”

“如今的情况变化了,大明出现了苏天成,出现了江宁营,朕很是担忧,食之无味,夜不能寐,我大清国遭遇的两次失败,都是在和这个苏天成交手的过程中出现,这说明了什么,说明大明正在慢慢开始强大,这必须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朕不明白,如此的情况下,有些人还是那么冲动,还是计较个人利益,两次的失败,点燃了很多人的怒火,有些人将这股气撒在了汉人的身上,随意打骂和杀戮,似乎这就体现出来自身的威武了,朕都替你们感觉到脸红,这是勇士吗,是巴图鲁吗,这是懦夫。”

“朕再次强调,从今日起,若是有人随意欺凌汉人,杀戮汉人,休怪朕不客气了,你们要明白,满汉交融,才是我大清国最终要做到的,只有那样,我大清国才能够不断强大。”

“面对如今的局势,朕已经做出来决定了,双管齐下,我大清国要大力发展农耕生产,粮食必须充足,国力必须要强盛,再次基础上,对大明的边关展开攻击,令大明不得安生。”

“蒙古草原是我大清国的属地,更是我大清国的依靠,可近来那里很不太平了,朕决定了,征讨蒙古锡伯族部落和达乌尔族部落,毁掉大明在安宁堡和靖边的互市,让蒙古部落彻底归属我大清国。”

第六百七十四章 原来是阴谋

大家都知道皇上的骁勇,也清楚这点打击是不可能撼动皇上权威的,如今皇上出来了这些话,大家都听着,明白这里面的意思,皇上一方面是在提醒有些蠢蠢欲动的人,不管出于什么目的,都要收了,免得惹上了麻烦,另外一个方面,也是想着找寻机会,好好教训一下大明了,老是这样憋气,不是皇上的性格。

其实大清国是很富裕的,谁都知道,前些年从大明劫掠的财富,大部分都进入了府库里面,皇上登基之后,做出来了很大的改革,以前八旗军入关劫掠,或者是在边关、蒙古一带劫掠,获得的财富,都是分配下了,几乎没有什么结余的,可后来的情况不同了,皇上要求每一次的收益,其中六成必须进入府库,其余四成按照军功进行分配,至于劫掠的人口,基都是成为朝廷直接掌握的汉民了,从关内、蒙古和朝鲜劫掠的财富,不知道有多少,所以,尽管有这样的规定,但只要是出征战,军士都是兴高采烈的。

崇德元年的惨败,在八旗军中间,没有形成太大的影响,在八旗军看来,那是一次偶然的事情,并不是明军的战斗力增强了,更不能够是八旗军的战斗力减弱了,至于大凌河城的失,驻守的都是汉军,投降大清国的汉军,以使用火器为主,战斗力是不行的,这也不能够明明军的战斗力增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