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万将士留守在安宁堡和靖边,具体负责的是都指挥同知毕懋康,江宁营下一步的任务是剿灭流寇,四川地形特殊,山大人稀,炮兵营和神机营的作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同时,几年时间以来,江宁营挖来了很多的技工。专门从事火炮、枪械的改进研究,留下毕懋康在安宁堡和靖边,也可以专心致志的搞好研究,开发出来威力更大的火炮和枪械。
亲兵营卫指挥使孙元坤也留在了毕懋康的身边,孙元坤的年纪大了,五十多岁的人,跟随大部队翻山越岭,有些吃力。留下来协助管理一万江宁营将士,孙元坤在江宁营之中。有着很高的威望,能够很好的管理将士。
当然,这还是苏天成内心的想法,没有接到皇上的圣旨和兵部的敕令,这个决定是不会宣布的。
这期间,苏天成亲自参与了江宁营的一次训练。大部队从咸阳出发,开拔到河套地区,深入到草原和沙漠,足足大半个月的时间,一路上。将士行动迅速,对于长距离奔袭作战,完全适应,而且在追击作战的过程之中吗,表现出来了惊人的战斗能力。
这是苏天成最愿意看到的情景。
时间进入了崇祯十一年的正月。
春节期间,苏天成显得很是惬意,身边有春屏和顾横波,也有美中不足的事情,主要是顾横波一直都没有怀孕,显得很是焦急,甚至在苏天成的面前哭诉了好几次,苏天成也是不断的安慰顾横波,不要着急。
正月初八,苏天成接到了邸报,要求他和朱审烜、朱由菘、渠清泽等人,赶赴京城。
其实朱审烜和朱由菘等人,早就有所怀疑了,自从张溥来到陕西之后,他们就感觉到,陕西的官员,可能要进一步调整了,而且苏天成的主要精力,完全放在了江宁营,很少过问陕西的诸多事宜了,这是以前从来没有的情况。
唯一知道内情的渠清泽,一个字都不会说的。
正月十二,众人到达了京城。
住进了官驿之后,太监前来通告,正月十四,众人到紫禁城参加早朝。
苏天成不能够回家,尽管说回到了京城,可太监来通知了,他就需要在官驿等候,这期间,他也不能够去拜访朝中官员。
这期间,苏天成也没有闲着,他和渠清泽两人,再一次的商议了流寇的情况。
李自成在四川完全站稳了脚跟,短短一年的时间,能够做到这样的程度,很不简单了,而且流寇的纪律非常严明,绝不损害老百姓的利益,反观四川卫所军队,包括土司的军队,时常骚扰百姓,令四川的老百姓,开始慢慢支持流寇了。
李自成的能力,充分展现出来了,他不仅捏合了流寇的头目,也加强了对军士的教育,令手下十万多的大军,显示出来了不一般的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