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嗣昌出发的时候,带着五千京营的军士。
他的时间还是很紧的,一天时间到达房山县,见到了苏天成等人之后,马上要返回京师,江宁营接下来有着其他的安排,要继续迎战鞑子,自己是不可能参加的,留在房山县,反而影响到苏天成的相关安排。
内心里面,杨嗣昌已经有了其他的想法,这次的事情过去之后,他将会向朝廷提出建议,让苏天成和江宁营直接到陕西去,彻底剿灭流寇,依照江宁营的实力,剿灭流寇是不在话下的,若是彻底剿灭流寇之后,苏天成就可以带着江宁营,赶赴宁锦防线了,那个时候,苏天成出任辽东经略,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虽然说苏天成年轻,可人家有事,训练出来的江宁营,可以说是天下无敌,其他人就是羡慕嫉妒,也说不出来话语的。
朝廷里面的轰动是更大的,京城四品以上官员,已经得知江宁营首战告捷,剿灭鞑子五千人,无数的奏折纷纷上来了,大都是建议江宁营乘胜追击,一口气剿灭入侵大明的所有鞑子,这些奏折,绝大部分都被温体仁压住了。
这些官员也是,当初京师告急的时候,都哑巴了,不说话了,现在看见形势好一些了,都蹦出来了,提出来不切实际的建议,皇上来就有些头脑发热了,若是这些奏折多了,皇上一时激动,要求江宁营全面迎战鞑子,岂不是要惹出大祸来。
江宁营是宝贵的,大明朝目前只有一支这样的军队,要悉心保护,若是江宁营因为外人的插手,遭遇重大损失,一蹶不振,内阁就会成为罪人。
提醒杨嗣昌那些话,温体仁也是反复考虑之后,才说出来的,毕竟苏天成给他写了密信,而且也是实实在在为大明未来考虑的,自己身为内阁首辅,这样的事情上面,不能够表明态度,那就太不合格了。
朝廷里面出现这样的风气,温体仁也不能够压制,毕竟这是难得的胜利,意义重大,不仅仅是歼灭五千鞑子那么简单的,大明卫所军士,以及各地的边军,畏惧后金鞑子,这是不争的事实,甚至有些地方,神话了鞑子的战斗力,这一次,江宁营用实际行动证明,鞑子并非是天下无敌,一样能够被打败,能够被歼灭。
借着这样的事实,朝廷可以大肆宣传,提升大明将士的士气,最大限度打击后金的气焰,这种宣传舆论的作用,温体仁是明白的,也是不会错过的。
第四百五十四章 狭路相逢勇者胜
杨嗣昌代表朝廷到房山县来,苏天成一点都不高兴。
囚禁的后金鞑子,已经释放五人,这些人去报告消息去了,按照时间计算,大约两天之后,驰援房山县的鞑子能够赶到,苏天成预计,狂妄的阿济格是不会相信,五千军士已经被歼灭的,阿济格恐怕认为,大明还没有这样的军队。
苏天成可以断定,阿济格不会亲自率军前来驰援,驰援房山县的鞑子也不会很多,之所以说鞑子会很快赶来,关键还是存储在房山县的金银财宝,这些东西,可是能够最大限度鼓舞士气的,阿济格可舍不得丢弃这些东西的。
苏天成已经冒着危险给温体仁写信了,阐述了自身的认识,害怕在征战的过程中,受到朝廷的干涉,若是出现这种情况,说不定丢失大好的局势的。
杨嗣昌是兵部尚书,谁知道会不会干涉江宁营的作战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