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承宗的眼神有些深邃。
“晚辈以为,车厢峡战事的失利,原因是多方面的,若是追究已过之事,可能会陷入到争论中间去,再说了,战事究竟为何失利,晚辈以为,朝廷还没有给出来定论,这个时候,评论战事,恐怕不合适,可能适得其反,只能从其他的角度,为张溥辩解。”
这一次,没有人反对苏天成的观点,几位大人经历丰富,岂能不明白里面的含义,流寇已经是强弩之末,眼看着就要全军覆没了,如此的情况下,通过诈降,能够翻身,这里面肯定是有故事的,但这样的事情,哪里是那么好追究的。
回到县衙,苏天成长长的舒了一口气。
蓝桥正进入三堂的时候,苏天成正在考虑奏折如何写,看见蓝桥正,他的眼睛亮了,蓝桥正的采是很不错的,这样的奏折,肯定是请他代笔了。
“蓝大人,奏折的事情,我正想着麻烦你啊。”
“大人就是不说,下官也是要承担这件事情的,大人的胸襟,下官是真正的佩服啊。”
“不要这样说了,这奏折的重要观点,还是从读书人从军的角度出发,都说好男不当兵,张溥能够从军,很不错了,至于说如何的润色,就麻烦你了。”
“大人放心,刚刚在静思堂的时候,下官就认真思考过了,明日奏折就可以写出来。”
“好,县衙的事情,还有中信学社的事宜,就请你多操心了,刘仲基和刘云清都去参加乡试了,这是大事情,县衙和学社的事情,就不要麻烦他们了。”
第三百三十一章 暗线的利用
仅仅依靠渠清泽和黄在胜传递消息,肯定是不行了,所谓流年不利,已经是八月了,可今年的事情,几乎没有什么顺利的,有意思的是,朝廷面临的诸多事情,非常不顺利,可江宁县的事情,却是越来越顺了。
粮食大面积的丰收,一百五十万石粮食的收购,很轻松的完成了,江宁县的士绅富户,很自觉的卖出去了粮食,不需要县衙的催促了,县里收购粮食的商贾,胃口大了很多,江宁县的人口,大幅度的增加了,而且消费的水平越来越高,随着市舶司的兴旺,越来越多的商贾,想着能够进入到江宁县,找到商会的人也络绎不绝。
县衙已经收起来了全年的捐银和赋税,合计达到了三百六十万两白银,包括上半年市舶司的一百多万两银子,美中不足的,市舶司下半年的收入,江宁县拿不到了,户部的敕书已经下来了,皇上恩准了,市舶司今后的所有收入,都归朝廷所有了,当然,在市舶司做事情的官吏,编制全部都收归市舶司了,以前是江宁县县衙吏员和衙役的那些人,一并进入了市舶司,改变了身份了。
宋思军和万成贵做好了一切的准备,随时听候苏天成的调遣。
江宁县的变化,令他们彻底的心服口服了,跟着苏天成做事情,绝对不会吃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