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页

从密室里面出来之后,苏天成恢复了从容。

历史暂时没有改变,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自己多努力,就不相信不能够改天换地,事在人为,况且有了这么好的条件,再说了,历史暂时没有改变,也有对自己有利的地方,那就是提前掌握了一些事情,可以拿出来有针对性的应对办法了。

营救张溥的事情,他也下定决心了,这件事情,仅仅是自己出面,还是不行的,需要中兴学社的配合,两边的奏折上去了,一定能够在朝廷里面造成影响的,至于说理由,不需要那么多,就一条,张溥身为读书人,能够自告奋勇做幕僚从军,这应该是得到提倡的,若是因为战事失利,就降罪了,那有些说不过去的。

至于说自己纳妾的事情,慢慢来,反正还有时间,要说这段时间,事情太多了,还真的没有想到这方面,反正春屏、王芙蓉和柳如是,都是自己的女人了,这段时间,大多也是在和她们同房的,而且春屏的身体,也出现反应了,好像也是怀孕了。

想清楚了这些,苏天成的心情好了很多,好多的事情,都是慢慢来的,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的做好每一件事情,一定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成绩。

第三百三十章 说做就做

孙承宗、刘宗周、黄道周和鹿善继等人,都坐在静思堂。

这样的情况,可不多见,很多的时候,他们中间的任意一个人,坐在静思堂,与诸多人交谈,就算是很不错了。

蓝桥正坐在下首。

苏天成站在中间。

说做就做,这就是苏天成的性格,既然决定要营救张溥,那就没有什么需要耽误的,直接做,具体的办法,他也想好了,自己写一份奏折,重点突出读书人从军的勇气,从过去现在将来的角度出发,说明读书人从军的重要性,这种思想是需要提倡的,而不是打压。

至于说中兴学社,可以从读书人的尊严角度,说出来一些道理。

但有一个条件,千万不要为张溥辩解,适得其反,张溥深陷到是非漩涡里面去了,如果追究事情的真想,弄得不好,营救不成,张溥反而掉脑袋了。

众人的意见,有婿乎苏天成的预料。

孙承宗、鹿善继两人的态度很是激烈,他们认为,张溥应该受到责罚,前面就因为干涉军队的事情,被押解到京城,不思悔改,继续干涉军务,导致了如此的大祸,不值得营救。

刘宗周和黄道周两人,虽然没有说话,但从神态上面看,也是默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