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页

得知了事情的经过,众人都皱着眉头,虽然说周顺清是死了,但这样的死法,和绑缚刑场斩首,是有着不小区别的,缺少了示众的这一程序,对个人的脸面,是一种很大的保护。

好一会,熊子健开口了。

“大人,出现这样的情况,在下觉得,不会有多大的事情的,周顺清毕竟是朝廷命官,又是内阁首辅周大人的亲侄儿,要真的被绑缚刑场斩首示众了,颜面尽失,选择在大牢里面自杀,是最好的保全脸面的方式了,这样不仅仅保全了周大人的面子,也保全了朝廷的颜面,细细说来,对各方都有好处的。”

第一百八十七章 粮食是根本

得知周顺清自杀的消息,吴伟业匆匆赶过来了,他是必须要验尸的,看看是不是真的死了,毕竟周顺清的身份特殊了,这个过程中,苏天成一直都是陪着,什么都没有说。

十月二十日,吴伟业离开了南直隶,回京城去了,他本来还想着,和苏天成好好聚一聚,甚至是到秦淮河去看看的,可惜周顺清自杀了,这件事情,他必须要想到好的说法,为苏天成开脱,隐隐的,他也听说,周延儒的管家,好像到江宁县来了,而且见过苏天成,但苏天成一直都没有提到这件事情,官场上的微妙,他也是知道的,当然不会多说。

一切都恢复了平静,但是,在这种平静之中,苏天成的威信,不断提升,就是东林书院的诸多学子,也暗暗佩服,尽管说脱离了东林书院的刘云清,到江宁县县衙,成为了苏天成的幕僚,这等于是狠狠的扇了东林书院一记耳光。

接下来该操心的事情,就是官田的事情了,皇上没有下旨,户部的敕书,原则同意了这件事情,所谓的原则同意,也就是不干涉具体的操作过程,租赁官田的事情,仅仅是江宁县和南京京营试行,其余地方,不准这么做。

只要得到了准许,苏天成就高兴了,其余地方怎么看,他不会关心。

不管怎么说,这个时代。粮食才是硬通货,才是最为根本的东西。你就是有着再多的银子,一旦买不到粮食了,也就没有多少的作用了,崇祯六年到十年,诸多的征战,消耗了大量的粮食,因为流寇的侵袭,还有后金的骚扰。还有天灾,致使粮食的价格,成倍的上涨,金银大幅度的贬值,农民的生活,更加的困苦。

按照这样的计算,苏天成租赁官田。只要能够保证产量,其实是很划算的事情。

南京京营的官田,绝大部分都是水田,这令苏天成有些失望,这个时代,水稻的产量是有限的。不可能大幅度的提升,杂交水稻根本就没有出现,自己也不懂那方面的技术,早知道要穿越,跟着袁隆平学习一下多好。

相关的协议。早就商议好了,所以说。接手官田的事情,很是顺利。

一万公顷的官田,足足十五万亩。

苏天成带着苏平阳等人,亲自去看这些官田。

眼前的景象,有些凄惨,所谓的水田,里面看不见水,长满了杂草,少部分的旱田,更是杂草重生,不知道多长的时间没有耕种了,在江宁县这样的地方,出现此类的情况,还真的是罕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