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页

这个时候,他开始怀念几百年之后的体制了,有专门的公检法司机关。主要领导不需要过问这些事情,将主要精力。集中到发展经济上面,可现在是不行的,知县就是一县的父母官,上管天、下管地,中间还要管空气。

明末的风气,已经很不好了,知县审案,成为了敛财的好机会,师爷、司吏、典吏、书办和衙役,一个个都是粉墨登场,各自捞让处,有钱有势的,作威作福,拿出来了银子,可以摆平一切,无钱无权的,吃亏是必然的,官府衙门八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

不到万不得已,老百姓是不会到衙门打官司告状的。

连续看了两天的状纸,苏天成一直都没有发话,也没有说什么时候升堂审理,也没有说不审理,这是因为,他看了诸多的状纸,已经发现了里面的问题了。

他不敢保证百分之百的正确审理,但决不允许出现颠倒黑白的事情。

渠清泽进入二堂的时候,发现苏天成皱着眉头,对着案桌上面的一叠状纸。

“大人,是为刑名的事情头疼吗?”

看见渠清泽进来,苏天成没有说话,微微点头,如何的审理这些案件,他内心里面,大致有了想法,但还是要征询一下意见的。

“大人的意思,是想着清楚一些办案的程序。”

“渠大人,锦衣卫也是时常办案的,这里面,有些什么诀窍啊,详细说说,你可不要藏私啊。”

“大人既然问到审案的事情了,下官也不客气了,这审理案件,要说简单,也是简单的,状纸都说清楚了,这些状纸,大多是县里的讼师写的,事实基本上都是清楚的,按照诉状上面的要求,略微的询问一番,接着就可以断案了。”

苏天成的脸上,出现了讽刺的笑容。

“老哥啊,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按照你说的,那些讼师,可以来担任知县了,还要我来审理什么案件,告状的人,无不想着将事情说的天大,似乎县衙不按照他们的意见办理,就是贪赃枉法,就是不公了,越是这样,我越是要谨慎了,岂能随意断案。”

渠清泽愣了一下,脸有些红了。

“大人已经有主意了,下官纯粹是多话了。”

“你赌气干什么啊,几句话就承受不住了,亏得还是锦衣卫的百户,这点的气量都没有吗,你就实在一些,说说里面的弊端,也就是存在哪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