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页

可吴三桂的表现,确实不简单,能够控制住自己,尽量表现出来适应,这绝不是一般的武将所具备的素质。

苏天成接触过孙元坤、刘实亮和罗昌,应该说,这些人都是武将,当初的地位,比吴三桂高了很多,他们的身上,豪爽之气,是不可能消磨的,尽管在四川峨眉山隐居那么多年,重出江湖的时候,依旧没有改掉老习惯,他们在苏天成的面前,没有那么多的顾忌,表现出来了真实的自我。

吴三桂和孙元坤等人不同,善于伪装和隐蔽。

不是说这种做法不好,审时度势是不一般的能力,能够做到喜怒不形于色,适应各种的局面,要么是顶天立地的英雄,要么是大智若愚的枭雄,也可能是称霸一时的奸雄。

苏天成觉得,自己有了初步的看法。

他笑呵呵的开口了。

“吴兄,在下听闻,军队中的兄弟,都是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在下最为推崇唐朝王翰的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想那战场上,有着何等宏伟的气魄啊,徐大人是在下的恩师,也是深知战场残酷的,吴兄就不要拘谨了,我等也体会一下战场饮酒的滋味,徐大人不会在意,吴兄意下如何啊。”

“苏兄客气了,苏兄的长相思,在山海关,已经广为流传了,在下早就倒背如流,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苏兄是真的知道弟兄们的苦衷啊,长年镇守边关,难以和亲人团聚,就凭着这一点,在下也是要多敬苏兄几碗酒的。”

徐尔一抚摸着不多的胡须,笑的很是惬意,这等的场景,是他最愿意看见的。

大明朝的文官,在武将的面前,总是显得高人一等,自己的这个学生苏天成,丝毫没有这样的表现,吴三桂的表现,也是很不错的。

第一百五十四章 历史的必然

苏天成非常的吃惊。

吴三桂的表现,绝非莽撞的武夫,有着不错的学问,领悟能力,更是不用说了,这样的人,的确是人才啊,难怪年纪轻轻,就成为了游击将军。

这游击将军,虽然只是从五品的品秩,统辖一千五百军士,可这个品秩,是非常特殊的,是军中高级军官和中下级军官的分水岭,好多的下级军官,通过战功,得到提拔,成为游击将军,也就到顶了,可吴三桂如此的年轻,二十岁就成为了游击将军,前途岂能一般。

按照历史大发展,吴三桂23岁成为前锋右营参将,26岁成为前锋右营副将,相当于副总兵,27岁的时候,擢升为宁远团练总兵。

这样提拔的速度,闻所未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