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调整的时间,苏天成遇见了生死存亡的局面。
他慢慢的从草丛里面站起来,很是潇洒的拂去了长袍上面的草根,脸上带着无所谓的笑容,尽管内心紧张的腿肚子抽筋。
苏天成穿着绸布的锦色长袍,七尺的身高,相当于现在的178米,浓眉大眼,浑身都透露出来了读书人的气质。
“几位军爷,在下可不是乱贼,在下乃是读书人。”
称呼自己为乱贼,不用说,这些人就是军队里面的军士,倒在地上的无头尸体,穿的破破烂烂,看不见武器,绝非是什么流寇,说是流民还差不多。
杀良冒功。
苏天成迅速想到了这个词。
明朝末年,杀良冒功的事情,比比皆是,有些军士,为了得到所谓的奖赏,也为了不被上面责罚,不择手段,剿杀普通百姓,提着百姓的人头,邀功请赏,说是乱贼。
这些军士,真正遇见了流寇,跑得比兔子还快。
自己的运气太差了,居然看见了这样的情形。
明朝末年,人命如草芥,看这些军士,割下人头的动作如此的娴熟,一定是干惯了此类的事情,被自己发现了秘密,岂不是要斩草除根。
自己遇见了一个死局。
第二章 破局
大明朝的读书人,普遍受到尊敬,学而优则仕,文臣和武将的地位绝对不一样,特别是在袁崇焕擅杀毛文龙之后,这种悬殊更加的体现出来了。
试想,毛文龙官至左都督平辽总兵官,大明朝正一品的武官,无人能出其右,袁崇焕为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不过是正二品的文官,以文官身份督师,就可以直接领导毛文龙,手持崇祯皇帝给予的尚方宝剑,不经过奏报,直接杀了同样手持尚方宝剑的毛文龙。可见大明朝文臣与武将的地位,根本就不在一个档次上面。
骑马的两名军士,听见苏天成说是读书人,愣了一下,后面一人注意看了看四周,暂时没有看见其他人,不过这里草木茂盛,谁知道草木后面,是不是藏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