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像是凡人见了神明,心中升起的只有敬畏二字。
朱雄英眸若星辰,平静注视着看着跟前的朱能,随后澹澹勒转马头,独角银马的马蹄声缓缓踏起。
“记住,你欠孤一条命。”
一道声音,仅落入朱能耳畔。
朱雄英没有选择杀他,毕竟从后世的记载来看,作为靖难第一功臣的朱能,其军事才能与大明开国第一名将徐达有得一拼,这等擅长指挥大兵团作战的帅才,一百年也出不了几个,自然要留着。
毕竟日后征伐世界各地,基本上每一场都是灭国级的大战,动用的都是大兵团多兵种联合作战,朱雄英身为大老板,自然不可能事事都亲力亲为,需要这么一批帅才为他四地征伐。
朱雄英留下的这一句话,便是在朱能心中种下了一颗种子。
同时,也在燕王心里埋下了对朱能的猜忌。
朱老四当年为了找建文,不惜搜山下海,可见其心中之疑,不逊于他老爹重八。
朱能也是一愣,他没想打朱雄英会放他走,心情极为沉重,沉默片刻之后,朝着朱雄英离去的方向,叩头大拜。
“恭送皇太孙殿下。”
一旁的副帅谭渊和其余各营主将,都是惊诧的看了眼朱能,眼中神色各异。
难道这朱能私下与皇太孙有什么关联?莫非早就投靠了朝廷?
今日之败,故意而为之?
若不然为何败了军,却是不擒帅?这么云澹风轻的就算了?
这不符合常理!
“各自回营,规整各部,撤军!”
朱能随即起身,连忙是翻身上马,其余诸将都是心中各有自己的心思,也是跟着上马,纷纷策马奔回各自所部,连忙去规整已经乱的不成建制的军队。
“往哪里撤?”
谭渊看向朱能,凝声问道。
“先撤出山东,待飞书殿下之后再做定夺。”
朱能毫不犹豫下令。
他口中的殿下,自然就是燕王朱棣。
谭渊紧皱着眉头,他是不想退太远的,毕竟后方还有齐王朱榑的军队来援,只要撤出几十里外,与齐王朱榑的军队会合一处,修整后便是可再战。
但朱能是主帅,他无法抗令。
不过心中已经打定主意,回燕地之后,要将今日所发生的一切,尤其是朱能与皇太孙之间的对话,一字不漏的呈报燕王。
随着朱能下令,燕军如落日潮水一般,往后狂退。
当太阳摆到了天际正上空的时候,登州府外,遍地都是燕军留下的尸体,少说也在上万之数,灭倭军的大胜之音,回荡数刻钟不息。
此一战,登州大捷。
登州府衙。
朱雄英坐在府衙正堂主座之上,单手撑着太阳穴,平静的看着跟前站着的诸将汇报战果。
“徐辉祖。”
朱雄英澹澹开口。
“臣在。”
徐辉祖抱拳。
“孤命你率兵一万迎战朱榑。”
徐辉祖眼中精光闪烁。
“得令!”
朱能败逃的方向,和朱榑行军的方向完全相反。
也就是说,此时的朱榑并不知道朱能已经败了,这会朱榑大军距离登州府也就不足三十里,正志得意满。
“常天赐。”
朱雄英瞥了眼一旁满脸兴奋的常天赐,这小子仿佛就是个天生的战场狂人,虽然是第一次上战场,但没有丝毫不适应感,方才在燕军中一往无前的冲锋身影,足以堪比其祖父常遇春。
“孤擢你为九千营副千户,领京营八百铁骑,直取济南府。”
“得令!”
常天赐咧嘴笑着。
“另,布告山东全境,孤亲平山东,万民当安之。”
能够想象,原本心惊胆战,恐慌于陷入战乱的山东万民,在看到这告示之后,尤其是得知太孙殿下勘定山东之乱后,民心之盛。
接着朱雄英摆了摆手,除了杨荣之外,诸将都是行礼退了下去。
其实对于直取济南府这件事,朱雄英完全可以带着常天赐和八百骑瞬移过去,拿下济南府也就是分分钟的事情,但是他没有选择这样做。
兵,需要沙场试炼。
将,同样如此。
毕竟总不能什么事都让朱大法师这个老板亲自来做,那他这个老板做的也太掉价了。
更何况以后四地征伐,同时多处地方作战,朱雄英也无暇顾及。
“殿下。”
杨荣神色沉重,跪地行礼。
“臣有辱殿下信任,还请殿下降罪。”
杨荣所指,自然就是登州一战,他心里清楚,若不是太孙殿下神威降临,登州城根本守不住,而登州一旦失守,不日登岸的常茂军也将落入燕军之手。
朱雄英看着跪地的杨荣,并无降罪之意。
燕王动用齐王朱榑这枚棋子,就像是围棋中的绝杀,别说是杨荣,就算把耿炳文这个防守着称的老将换上来,大概率也是守不住。
毕竟原有历史轨迹中的朱老四能够靖难成功,绝不是偶然。
只可惜,他遇上了朱大法师。
“事了,随孤回京。”
朱雄英开口说道。
这书生被自己派到山东剿倭,在山东境内所做的一切,通过影卫,朱雄英都了解的一清二楚。
从事实上来说,确实已经做的很不错。
自从杨荣到山东之后,对海防进行了全面整顿,进犯的倭寇数量和次数,都在与日减少,毕竟上岸就被砍,是我也不来了。
若是再让杨荣在山东待上个三五年,兴许真能把山东倭患给平了。
但那样,就太屈才了。
杨荣和杨士奇、杨溥一样,是朱雄英钦定的宰辅,自然不能在山东久待。
更何况倭患,也长久不了。
等平定北境之后,朱雄英便会开始考虑征夷四海,岛国就是首选之列,什么东京、京都,统统都给他娘的强拆了盖成厕所。
……………
帝京,紫禁城。
文华殿。
原本清晨刚散朝不久的百官,此时都重新被召集于殿中。
一个个都是面露疑惑,不知道这是要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