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到了晚间,关于此事的详细情报陆续送到,赵柽也得知了昨日那位旧识乃是秦州观察使折克行的独女折美鸾,她生长在世代名将的家庭环境中,自有即爱骑马射箭,舞剑耍刀,且学习兵法,颇通兵略,曾协助父兄把关御敌,算是个将门虎女。
今日折美鸾带人剿了乔贵的老巢,可惜的是让主凶逃脱,他们毕竟是外来人,对京中的事情不了解,寻了半日后也没抓到乔贵,现在正是灯市的最后两日,又是天子脚下,也不敢闹得太过,便鸣金收兵了。
“王爷,咱们如何善后啊?”见喜看王爷将几页纸放到书桌上,沉默不语,轻声问道。
“现在这事闹的大了,乔贵虽然是一无赖泼皮,但是他经营日久,上上下下的关系肯定不少,恐怕不会善罢甘休,定会调动一切关系找回场子,折家在西北可以称王称霸,在京中却不见得能如何,怕是要起风波!”赵柽苦笑着说道。
“王爷是不是想帮他们一把?”见喜眼睛一亮说道。
“我们几年前就欠下人家一个大人情,这次怎么也要还的!”赵柽说道。
“王爷我们冒死救了她,应该是折家欠了咱们一个人情吧?”见喜眨眨眼问道,王爷是被打糊涂了,还是中了邪了,说起了胡话。
“看看这个,这是折家女子临走前给我的!”赵柽把腰里系的玉环解下来扔给见喜道。
“这个玉环不是王爷进京奔丧时,送给了那个给咱们送粥的那个小娘子了吗,怎么会在她手里?”见喜在灯下仔细看了看惊讶地说道,但心中也有疑问,那个施粥的女子那时就有十六七岁了,不可能过了好几年了还是十六七岁啊。
“我也不知,你可还记得当时那个小娘子说的话吗?”见喜也是当事人之一,赵柽问道。
“那日她送的是‘杏仁蜜枣粳米粥’,有核桃仁,杏仁,蜜枣,还有葡萄干,白芝麻……”见喜皱着眉边回忆边说道。
“滚,谁让你说粥里有什么东西了,我是让你回想她说过什么话!”赵柽踢了见喜一脚说道。
“嘻嘻,我现在还能记起那碗粥的香气!”见喜躲了下说道,挨饿的日子总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她说是代她家小姐送来的,还说她家小姐为孝子孝心所感,对了还赞王爷有豪侠之风!”
“嗯,确实是这么说的,想来那小娘子是折家女子的丫鬟,即使不是,那玉环到了她的手里,也必定有些关系!”赵柽点点头说。
“王爷,您常说‘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不知道那碗粥算不算滴水之恩啊?”见喜凑过来,低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