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孝恭摇了摇头道:“你熄了这条心吧,秦王现在在风口浪尖上,众人盯着,在众矢之的中,岂能出尔反尔再度向陛下请命。不过世侄,此事仅仅为表面,依老夫看秦王这乃是以退为进,避开眼下市坊,朝野间不利于他的攻讦。人嘛,总要离开那位子,众人才想起他的好来。最后陛下不是不用秦王,而是不得不用。”
李靖点点头道:“若是秦王能与陛下和睦,我大唐何愁不能扫平天下。”
李孝恭道:“李重九也是看出这一点,此事我连猜都不用猜,都知道肯定有赵王在背后推波助澜。”
李靖道:“赵王此人在下也算了解一二,当初易水之战,假意与窦建德议和,待援兵聚集后,再破约反击;夺取洛阳也是如此,背信弃义,灭了王世充;此人市井出身,无视信义乃是狡诈之辈,而这一次暗中攻讦秦王,也是他的离间之计,只是如此浅显的离间之计,为何英明如陛下却看不出呢?”
李孝恭看了一眼李靖,长叹道:“这不是浅显阴谋,而是阳谋,陛下怎么会看不出,只是……”
“只是为何?”李靖追问道。
李孝恭摇了摇头长叹道:“就是因为他是陛下,所以才视而不见啊。”
洛阳乾阳殿,赵国大朝议,五品以上官吏皆至,现在为百官奏事之时。
温彦博道:“今春之后,雨下得很少,沁水枯竭,使得以沁水为源永济渠水位下降,加上河底泥沙淤积,导致永济渠通航困难,去年之时,永济渠尚可载两千石以上船舶,而到了今年仅仅一千石,有些地段的河湾,甚至只有数百石船可行。清河郡,武阳郡郡守皆向陛下奏报,言当立即疏通河道,否则永济渠不复数年,将不可用矣。”
温彦博此言一出,众臣都心惊,永济渠不能用,对于赵国意味着什么,众人都是知道的。
温彦博继续道:“另外河间郡郡守上奏说滏水今年也是干涸,导致从滏水至三岔河口的水运艰难,河北之物若无法从三岔河口出海,那么今年与新罗的贸易,恐会受影响。”
温彦博作为中书令,一般转述各地奏折,遇到大事由百官决定。
温彦博说完后,递上三郡郡守的奏折,李重九拿起奏折扫了一眼,向温彦博问道:“那么中书省票拟是什么?朕怎么没有在奏折上看见。”
温彦博言道:“此事兹事体大,微臣虽身为中书令,但不敢尚决,恳请故而在朝议之时提出,请陛下来决断。”
李重九点点头问道:“那众位爱卿的意思呢?”
张玄素出列奏道:“永济渠,黄河,滏水对于大赵而言,至关重要,不仅是航运商路所在,更是兵马周转之地,若是永济渠一旦不通,后果不堪设想,微臣请陛下立即发动沿河民役,疏通永济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