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8页

李乘云知道最近唐志大不怎么理事,艾可中也是专注商会,李昭祥最近去了江南,和宋家商谈生意,辽商中的大佬都有退居幕后的样子,唐志中和唐志存风头正劲,所以倒真是不可以怠慢。

但他心里很埋怨李福通不知道好歹深浅,他这里是税务司,专门负责征税的部门,而辽阳是几乎没有农税的,原因很简单,辽阳的自耕农和地主很少,土地已经有九成是纳入在屯堡体系之中,生产的粮食是辽阳自用或是外销,收入都是辽阳镇的收入,这哪里还能去征税?农税在辽阳的税赋体系之中几乎是可以忽略不计的,这和大明别的地方当然截然不同,在大明别处,农税是在税赋体系里占绝对的大头,商税倒是可以忽略不计。只是大明的乱七八糟的私设卡子很多,牙行和私设税卡加上官府杂役繁多,还有摊派和买等明抢的政策,商人的日子其实并不好过,要么是官绅家族经商,不惧风雨,要么就得做大之后找一个强力世家依附,纯粹的商人家族,说倒霉就倒霉,一个县令就能叫一个身家几十万的纯粹商人家庭破产破家,家破人亡!

在辽阳,商税恰恰占了收入的大头,除了四海行和海事司的商船战船等收入外,顺字行等商行的赋税上缴上来就是财政收入的大头,未来在屯堡规模扩大,粮价上涨之后可能农业收入也会增加,不过无论如何,纯粹的农业收入是没有办法和商税相比的,辽阳的政策就是对商业活动大力扶持,简单来说,就是细大不捐,但形式上来说是对中大型商家课以重税,对小型的坐商和游商进行扶持,税率很低,也不象大明那样到处是卡子,随意勒索摊派。

对惟功来说,他的理念就是这样,大商家不能不限制,否则迟早出现富可敌国的巨商,进而影响到军队和政权,重税就是一种限制,以后迟早会有反垄断法和遗产法令,使得大商家不膨胀为巨无霸式的商业家族,至于小的方面,表面上看来对小商人有不少扶持,也没有农税,但事实上屯堡收入原本就不少,而这些领了工资,做小生意买卖的人税率虽低,但百万人汇集起来,消费,纳税,其实也是一笔不菲的收入,而且还感受着辽阳的友好和宽松,在心态上放松的话,对拉动消费又是一桩极大的好处。

这些东西,在私底下里惟功几次召开秘密会议定下重税基调时,都是说的清清楚楚,而税务司就是直接执行者,这些年不仅是课税这么简单,税务司本身还有税辑总队,凡有偷税漏税的行为,绝对不会放过。

可以说,在辽阳想逃税漏税,或是官商勾结,这样的事,想都不要去想。

今日李福通带商人到税务司这里来,实在有些冒失了。

不过李乘云明白,自己多次拒绝了唐家的邀请,令得对方无计可施,看来私底下不成,只能明面上过来找自己,那也好办,看他们要如何,自己只管公事公办就对了。

第809章 收复

李乘云心里打定了主意,自然也就不会理会李福通的调笑,笑着道:“我这里办公事的地方,哪有什么好茶?几位前来,必有要紧正事,还是先说出来吧,免得我瞎猜,心里七上八下的难受。”

李福通算是小小的吃了一憋,当下脸色就有点难看起来。

李乘云也不理他,这个小兄弟最近很多事情都做的有些过了,他虽不好多说,但亦不会去趟李福通的浑水。

“是这样,我等前来也确实有要紧的正事。”唐志中也感觉到了一些异样,但他今日前来也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唐家最近的一系列动作都是有考虑的,养大量护院,购买火枪都要钱,这个还是小事,但最近唐家也发现了大航海时代航海贸易的巨大利润,一艘商船出海半年,股本十万,回本最少三十万。这样的商船辽阳是越来越多,大宗的货物,不仅是局限于辽东的货物,还有塞北,江南,西北,收货的渠道越来越多,商船也越造越多,而原本这些辽商和其余商人所占的股本也是越来越小,几乎快到忽略不计的地步了。

唐家这几人,不曾想过是因为发展太速,反而对此情形有所抱怨,认为当初给他们的股本太少了。

现在顺字行的海船数量已经太多,而海事司还有纯粹的官方海船,四海行后来居上,更令唐家这些人十分不满。

他们当然不会明白四海商行是惟功的宏大布局,把四海商行发展成英国和荷兰的东印度公司那样半官方的商业组织,组织商行船队,以辽阳舰队实力为这个商行服务,不停的扩大市场,抢占殖民地,将南太平洋甚至整个太平洋纳入囊中,成为华夏的内湖,这种宏大的布局事关未来千年华夏的气运,这样的大事,惟功怎么会考虑到将这些航海的利益再让渡给商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