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遇春确实是一个奇人,在明史记录中,每战必前,每前必胜,只要是他为先锋,就一定能冲开敌阵,荡平和粉碎一切抵抗!
惟功若有所思,将领确实是分成这两种,智将和猛将,看来,哪一种都重要,缺一不可啊。
“开平王身后,马上能披坚执锐,所向无敌者,曾经也有一些,不过现在看来,还是数李帅和其诸子,家丁。步战的勇将,也有一人,小子你猜猜看?”
“俞大猷俞帅?”
“呵呵,孺子可教。”
“俞帅少年学剑,勇猛无敌,曾经入少室山,压服数百武僧,剑下无人能敌,后来还收了贼秃们为徒,教他们剑法拳法,使其剑意融入少林棍法之中,再著剑经传世,老子曾经看过,我这一生是到不了这样的境界了。”
如果说明初常遇春是一个马战奇人,大明中期之后,确实是将星璀璨,特别是戚、李、俞三将最为耀眼!
戚继光是集大成的指挥者,李成梁是马战猛将,而俞大猷毫无疑问是一个奇人中的奇人!
能在少室山指导少林武僧的武艺,收其能者为徒,能诗能文,能指挥海战和步战,能将自己的武学著作成书,这样的人,只能以妖孽来形容了!
“小子,咱们入正题吧。”
一番对谈,惟功以前很多隐约知道,但不曾深入了解的东西,一下子就是豁然贯通。
这样的指导,其实也是在给他竖立未来努力的方向,使其眼前的天地,一下子就开阔了起来。
吴惟贤瞪眼问他,道:“马战步战,我都算入了门,你小子要学哪一种?”
“但为百人敌,不分马步,小侄都愿学。”
百人敌是对勇将的赞誉,也是武学的至高成就。一个人的力气有限,对应对的攻击也有限,如果一个武者不分马步,能够同时应付百人的攻击并且战而胜之,这样的成就,可以傲视天下群雄!
后世的武侠电影中能飞到地球上对攻的景象,只能是影视虚拟,完全超出人力能做到的范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