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7页

现在蒸汽机车虽然能够走起来,但速度太慢,再多承载点东西就彻底趴窝了。总算大明科学家对农业并不陌生,所以想到用它的自重来耕地和轧路,倒也算是物尽其用。

在推广数学教育之后,蒸汽机的改良进展喜人,故障率和动力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至于太上皇帝陛下看了是否会失望,那就是他自己的事了。反正朱慈烺本人并不指望这种蒸汽犁机能够瞬间解决大明劳动力不足的问题,这肯定是个长达数年,甚至十数年的漫长过程。

土地上的劳动力也并不会因此彻底解放出来,因为大明还没有发明出收割机。他们仍旧需要在丰收的季节下地干活,与天候抢时间。唯一的改善就是乡勇每年多了一个月的训练时间,对于民兵而言战斗力又上去了一截——这种训练强度,已经超过万历之后的京师三大营了。

一切都在缓慢而有序地朝前挺进,越来越多的农家子弟放下锄头,步入课堂。他们之中的绝大多数进入技校,学习木、铁等技艺,成为未来的产业工人。相比他们更有优势的富家子弟则选择了法政学院,走向更广阔的仕途。

杏林大学的规模也逐年扩展,为整个帝国培养出更多的医生。只是因为中医对执业医师的要求太高,所以各省的医学堂只能培养出医生这一级别,解决一般常见病症,疑难杂症则只有指望杏林大学的医师出手。

如果只看京师和江南地区,大明的确焕然一新,彻底从国变的阴霾中走了出来,展现出欣欣向荣之姿。

“他们的新生儿不需要担心天花肆虐,他们的老人有朝廷负责赡养,他们的年轻人只因为是这个国家的子民就可以享受教育,通达事理。即便寻常人家也如贵族一样富有涵养。如果让欧洲的贵族们来这里看看,肯定会让他们羞愧地无地自容。”

布莱士?帕斯卡在他的日记中记录道。

第680章 旌旗荡野塞云开(4)

隆景三年正是耶历一六五三年,教廷的宗教裁判所还在处决异端,近代科学如同羸弱的萌芽,在真理和宗教之间摇摆。此时还没有群星一般的科学家出世,整个世界的自然科学都由少数一些人推动。

诸如勒内?笛卡尔,他获得了第一届葵心奖,但可惜没能领到奖金。

又比如布莱士?帕斯卡。他是一个少年天才。十二岁掌握欧几里得《几何原本》,十六岁时发现著名的帕斯卡六边形定理;十七岁写成《圆锥曲线论》——那是自古希腊阿波罗尼奥斯以来圆锥曲线论的最大进步。

一六四二年,帕斯卡设计并制作了一台能自动进位的加减法计算装置,被称为是世界上第一台数字计算器,为以后的计算机设计提供了基本原理。如果不是朱慈烺抢先一年发布了压强定律,后世的压强单位也将用他的姓氏命名。

这位天才刚过了而立,正当壮年。他因为听说了笛卡尔获得葵心奖,从而知道了远在世界边缘的大明。

对于一向体弱多病的帕斯卡而言,要远涉重洋来到遥远的东方,实在是一桩拼命的事,不过好在中医最善于条理,邀请帕斯卡前往大明的唐王朱聿键还特意安排了两名医师作为帕斯卡健康顾问,以保证他长途旅行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