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宽和的君主,对臣子的容忍度极高,也就更符合臣子心目中完美君主的样板。
——垂拱而治。
大行天子是个谁都不能否认的明君,但朝臣们的理想模板,何止差了十万八千里?
所以,一群天官堂官讨论了半天,给出的几个谥号,最好的竟然是个“戴”字。
爱民好治曰戴;典礼不愆曰戴。
这也算是个美谥了,但却近似于平谥,齐晟如何能满意?
他冷着脸坐在冷冰冰的龙椅上,耐着性子听了半天,却只给了这么个结果,他能满意才怪呢。
虽然他心里明白,大行天子虽然殚精竭虑,堪称一代明君,但却并没有类似于开疆拓土、改善良种以饷天下的大功绩。
可是,这么多年,大行天子所有的努力他都看在眼里,也比所有人都明白,大行天子为了这个天下,对自己的本性压抑得有多深。
如若不然,以他那么以自我为中心的性子,哪里会听得进别人的谏言?
因而,等朝臣们讨论出了结果,写在纸上请他决断的时候,齐晟只略扫了一眼,便冷笑道:“诸君对大行天子,何其苛刻也!”
众人面面相觑,知道嗣天子这是对他们给大行天子的盖棺定论不满意。
礼部尚书百里奇出列奏道:“陛下,大行天子虽勤政爱民,但在位期间,却并无突出功绩。戴字已是极好,臣等又岂敢抹杀大行天子的功绩?”
齐晟据理力争:“皇考在位期间,我大晋钢铁冶炼技术突飞猛进,成立火器司,改良了火炮,这难道不算功绩?还有,原本瓦剌于摩根皆为我大晋心腹之患,皇考运筹帷幄,兵不血刃,便将此患解除,这难道不算功绩?依朕看来,皇考功绩卓著,便是论不上一个‘襄’字,但一个‘烈’字,也绰绰有余了!”
他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让人听在耳中,犹如金石相撞,不敢逼视。
众人哑口无言。
他们实在是不知道该说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