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页

对于皇室中人而言,向公众展示他们的生活也是工作的一部分,结婚这种大事更是工作的重点。所以无论是上午的谒见礼还是下午的赐祝辞,大殿内都划定了媒体区域,全程进行线上线下的同步直播。

下午未时刚过,现场已准备就绪。可是在仪式临开始前,突然传来了国师因故不能亲临耀庆宫的消息。

此举虽引起许多宗室的不满,但也无可奈何,没有人可以改变国师的决定。钟毓没有现身,代他出面的是一位年纪尚轻的掌仪司。

掌仪司不过二十二三岁,一幅大学刚毕业的青涩模样。小伙子刚过实习期没多久就被赶鸭子上架,硬着头皮登上了祭台。

仪式开始后,容铮与叶钊灵并排跪在一块无字的金色牌匾下,掌仪司手中捧着一只纯金颂钵,立在祭台上念念有辞。

掌仪司口中念的是祝祷的颂文,具体说的是什么,如今已经没有几个人可以听懂。但眼下没有人关注这个细节,无论是在现场观礼的宗室,还是守在直播前的大众,所有人的目光都紧紧锁定在掌仪司手中的颂钵上。

那只颂钵里装的就是国师对两位新人的祝辞,虽然大家都知道赐祝辞不过是个象征性的仪式,国师也不会在这种场合道出什么惊世骇俗的天机,但心中还是难掩期待。每次国师赐下的祝辞都会成为当下的热点新闻,引发一连串的分析讨论。

终于,一阵悠长的唱诺声响起,祝祷结束。与此同时,几只金色的小筒几乎同时从颂钵底部的孔洞里滚落出来。

金筒不多不少,正好三个,每个里面都分别装着一只卷轴。

司仪官用黄花梨托盘装着金筒呈到太子面前,容铮看似慎重实则十分随意地伸手一指,选了中间的那只。

掌仪司当众打开了太子选定的这只金筒,抽出卷轴,大声将上面的字颂读了出来:“蕴德无瑕,璞玉粹美。”

掌仪司读完祝辞,便将金筒收好递给司仪官,不做解读。这短短八个字浅显易懂,打眼一看便知是好话,大概就是在颂扬容铮品行高洁,天资卓然。按照东宫的一贯行事风格,在今天的仪式结束前,东宫就会发表一篇分析文章,将这八个字扩写成一篇歌颂太子的八千字长文。

司仪官再次将这只金筒呈到太子面前,太子收好金筒,俯身对着金色的牌匾行了一个大礼。这样一来,太子的祝辞已定。接下来同样的流程将在叶钊灵身上重新进行一遍。

刚开始的时候一切顺利,但当掌仪司打开叶钊灵选定的那只金筒后,情况发生了些变化。

掌仪司盯着卷轴上的字,脸色青了又白,他的嘴唇上下抖了抖,久久不敢读出声。

观礼席上不知哪个没规矩惯了的二世祖不耐烦地催促道:“念啊?怎么不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