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徐世章点点头。
徐世昌又闭上眼,默默地过一阵。大约是经卷尚未诵完,然后才站起身,领着堂弟出来。
原来,几日前徐徐世章在劝业场看到一个年轻人在出售家珍端砚。徐世章打量一下,觉得是真品,问了问价钱,心里到是一惊:年轻人要的价才三百元。本来徐世章认定是真品,这一要价,倒使他怀疑起来:“正宗端砚,要价三百,岂不太低了!”
他对年轻人说道:“年轻人,只怕此砚是膺品。”
“怎见得?”年轻人反问。
“这样的价格太失端砚身份了!”
“这么说来,先生并非识家。”年轻人不客气地说:“充其量,先生是个商人。”
“怎见得?”徐世章反问了。“凭你以钱论物,便可见证。你能说说端砚的长处吗?”
“说了你懂吗?”
“可以试试。”
年轻人再望望徐徐世章,觉得倒也清雅和善。于是说道:“此砚是我祖传家珍,祖爷曾做过端州知府,是他从任上带来,传给爷爷;爷爷以珍宝藏之;爷爷传给父亲,亦视为珍宝……”
“为什么到了你这辈,就如此轻视了呢?”
“家遭横祸,已一无所有。”年轻人说:“家有八十老母,为了糊口,不得不将这端州石砚人间重之物廉价而沽。实话相告,为售此砚,我母子已抱头痛哭几番了……”
见此情形,徐徐世章动心了:“年轻人,咱们也算同是天涯沦落人了,这砚我买下了。三天后,你到这里,我带你去取钱。”
这件事徐世章告诉了堂兄,他知道堂兄爱砚如癖,一定会出钱收下的。徐世昌答应得也很顺当。于是,才有今日年轻人携砚上门……徐世昌走出禅房,眉头紧紧锁了起来,“如今自己无官坐了,一切支用都要出自积蓄,能省一文得省一文,何不趁此再压压价。”他对堂弟说道:“可否再对年轻人讨个价?”
“这已经是废品价格了。”徐世章接口道:“五哥看看砚再说。若是真品,三百大洋值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