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两人都是摇头苦笑,身为洪武年间的生人,对那个年代的情感也是极为复杂。一方面,洪武年间百姓的负担很低,军户的负担也低,毕竟将领们还不大敢怎么奴役他们,而战乱之后,有一块地方能够吃饱饭,养活家小……这已经足够幸运。洪武年间,权贵被诛杀的纪录太多,导致他们不敢违茶盐之法,不敢兼并土地,不敢欺凌弱小,李善长身为国公,身为太祖皇帝身边的第一文臣,犯法回家,想修一下房子,找同为国公而且是军队一系的高官汤和借调军队帮助修理房舍,结果一转眼汤和就把李善长给卖了,因为汤和知道,如果他敢借调士兵给李善长,那么,尽管他多年来从不犯法,尽管他和朱元璋是发小,是一起长大的朋友,但他也敢肯定,到时候走向刑场的就不止是李善长一个人,还要再加上他汤和的全家老小一起陪葬。
结果如何?李善长虽不因此事伏诛,但最少,就是死在这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上。
驸马欧阳伦,违茶禁,被太祖下令活活鞭死。侯爵朱亮祖,欺凌地方官员,使太祖误杀知县道同,结果活活鞭死。
这般的例子,实在太多,早起上朝,晚上不能回家的,也实在太多。
但当时的百姓,日子过的确实不错,所以现在的民间,提起洪武年间,自然是赞美多多,百姓,是不大理会上层的做法如何,是对是错,他们只知道,自己的日子过的如何,是好了,还是坏了。
想起当年的岁月,为官者,却是心情复杂。一方面,他们自然也是知道,朱元璋是难得的圣主,皇帝不是一味杀伐就能立威的,要能控住局面,手腕也得雄强才行。崇祯其实也很能杀人,但越杀就越不对劲,越杀越失众心,比起这个,朱元璋才是天生的杀人者,人头滚滚,权位稳固,想到这里,两个老头一起对天拱手,神色复杂的道:“圣恩,圣恩”
第612章 治乱
说到这里,王骥已经大约懂得了胡濙的意思,他神色不悦,手指拍打着窗户,沉吟着道:“我想,源洁,我懂你的意思了。”
“唉,我倒但愿你不懂。”
“怎么能不懂?”王骥苦笑,“就是说,张佳木再强,总不能比太祖高皇帝强。治标,亦不能治本,所以一时得手,然后贪风复炽是必然的事。”
“就是这个意思了。”
“那么,就成了纯粹打击政敌的工具了,没有意义。”
“张佳木的用心,我看倒不是这么小,但是,我看结果就是这样,没有什么意外。”
“其实。”王骥欲言又止的,“张佳木倒是和我说起过,治乱之道,为什么隔二三百年,由大治到大乱,他的意思,这就叫兴亡轨迹,是有规律可究的。按他的说法,就在于王朝之初,开国之君能够驭下,所以官吏勤奋而廉洁,百姓因此而安然平顺,不会生事。而时间一久,即位之君生于深宫,长于阿保之手,有的懒,有的勤,有的更愿意写写画画,不愿理政治民,那么,怎么能保证国家平安,又怎么控制的住官员勤奋廉洁如初?所以到了中期,毛病就多,总会出一个大乱子,使得国力骤然下降,接着,就是末世光景。源洁,你看,他说的对不对?”
“对,太对了”
三百年一大乱,在当时虽然有人提出,但绝没有人总结归纳的这么仔细,这么有迹可寻。胡濙一听完,就已经是神情激动,大加赞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