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页

酒席上,阮小七左顾右盼,不见西门庆,忍不住便问道:“天王哥哥,四泉哥哥哪里去了?铭川兄弟虽然将我和张横捞出来了,但还有百多名弟兄在关胜那厮手里羁押着呢!一想到这个,就是玉皇大帝的山珍海味,小弟也咽不下去——四泉哥哥快出来!想个计策救人啊!”

张横出主意夜袭关胜不成,反而折了百余弟兄,自觉丢了人,面羞,在座中耷拉着脑袋不说话。反正有阮小七代言,也省了他人前的尴尬。只有听到提起西门庆时,才把头抬了起来。

宋江便叹了口气,遗憾道:“我还是要说,四泉兄弟放了蔡氏婆娘回大名府,此事做得莽撞了。若有蔡京的女儿在此,莫说百余名弟兄,就是千军万马,也能换得回来!如今却是……唉!”

阮铭川听宋江如此说,想起临行前关胜特别的叮嘱,不由得心中一动,不经意间多留意了宋江几眼。

这时阮小七却焦躁起来,顿着酒杯叫道:“怎的没人回答我四泉哥哥在哪里?难道老子被抓了一回,就让你们都看不起了吗?”

晁盖大笑道:“岂有此理!小七有所不知,为了扫平关胜,四泉兄弟回山后一直闭门不出,在研究甚么‘活字印刷’!”

一听此言,阮小七莫名其妙,瞪大眼再说不出话来。这正是:

胸怀贪心滋腐败,手握智珠定干戈。却不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099章 先贤

不但阮小七,就是阮铭川,听了晁盖之言一时也惊呆了——想打败关胜,又关活字印刷什么事了?

活字印刷,又叫活板印刷。宋朝之前,书籍还是稀罕物,因为一部书得一个字一个字地抄出来,太费人工了。唐朝出了很多大文豪,除了时代的必然外,天下文章一大抄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到了五代时,雕版印刷终于在冯道的提倡下大行其道。冯道这个人人品不怎么样,但在书籍的印刷普及上还是做出了一定贡献的。有了雕版印刷,一次刻版,就能无数次印刷,知识传播的速度大大加快,所以宋朝教育的普及程度远迈前代,因为当时的人心还比较淳朴,想不出以教育产业化来榨钱的金点子,所以大多数儿童从小就能享受到不含三鹿氰胺的素质启蒙,出了很多小神童,有男有女,在史书上留下了一笔亮色。

雕版印刷虽善,却也有个不便处,就是不灵活。如果一版中出了错误,想改正就得重新雕版,耗时耗力;而且雕版的材料用的是木头,如果木头见了水受了潮,就会象受了贿的官员一样变形,一凹凸不平,这块版就算废了。

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宋庆历年间,一个叫毕昇的老百姓发明了活字印刷。他用胶泥粘土制成字模,每一字为一个印模,厚薄有如铜钱的边沿一样,用火烧使字模坚硬。印刷时,先准备一块铁板,板上用松脂、蜡、纸灰之类的药料覆盖,再将一个专用的铁框放在铁板上,把需要的字密密地排在铁框里面,排满一铁框为一板。

准备完毕后,拿到火上去烘烤。药料受热逐渐熔化,再用一块平板往上一按,铁板上的字模就如磨刀石一般平整了。冷却后,正好开印,只要准备两块铁板,一板印刷的时候,一板排字,这一板印完,另一板的字也已经排好了,如此循环,可谓神速。

比起雕版印刷来,活字印刷就是如此的灵活。每一个字都准备几个印模,常用字如“之”、“也”则常备二十余个印模,如果碰上没有准备的生僻字也不怕,用胶泥现刻,以草火一烧,转眼间就制成了。当印刷完成,再用火烘烤铁板,药料熔开后拿手一拂,印模自落,不沾不污,令人叹为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