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0页

芸熙摇了摇头:“没事,在这等着我,说不定当我回来的时候,国难已解!”

她坚毅转身,走出了房门,门外伫立着六位宫女,两个太监,由于龙天羽对宦官即使同情又是担心,古来帝王家没少祸乱处于宦官佞臣,古今不说,就是前朝的赵高就是最好的例子,因此龙天羽下令大大削减宫内太监的数量,而且不得涉及任何朝政之事,后宫内宫女、宫娥相对多一些。

当芸熙进入御书房时,龙天羽正在埋头批阅奏折,这御书房十分宽敞,就如同一间中等规模的大殿,十二根龙柱支撑着殿顶,柱子上刻着五爪金龙,蓬荜生辉,御书房是汉王在禁宫内批阅奏折,朝会之后,接见大臣和使者的地方。

龙天羽听到宫女通报之后,抬头望向这位异国公主,微笑道:“芸熙公主,咱们又见面了。”

芸熙刚在殿内停住脚步,听他蓦然说法,身子一颤,抬起头与对方目光一触,隐隐猜到汉王意思,淡定道:“前日情不得已,还请汉王恕罪!”

龙天羽上下目光打量着芸熙,站起身来绕过了龙案,笑着道:“汝非本王的子民,并无欺君之嫌,再说,高句丽国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你身为公主,前来求援,乔装打扮成使者随从上殿旁听,关心政事,为国为民,虽有失礼却不失大义,本王自然不会怪你!”

芸熙心中稍安,眸光同时关注着对方,只见龙天羽一袭玄黄色绣着金丝花边的锦袍,腰束蟒带,发髻高挽,并没有带着玉冠,而是插着一支白玉簪,剑眉入鬓,唇若涂朱,风姿翩翩,卓尔不群,气势雄浑摄人。

她自诩从在关外习练过骑射之术和手脚本领,几个寻常武士也未必是她对手,但站在龙天羽面前,自觉好像矮了一大截,对方如渊亭岳峙一般,深不可测,给人一种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王者感觉,特别是他身上一股帝王之气,看似无形,实则压得人仰视。

“这汉王……果然名不虚传!”芸熙心中暗暗想着,在高句丽时早就听闻过‘中原双羽’两大英雄,一个是龙天羽,一个是项羽,后面关于龙天羽的传闻越来越神化,本来她还不信,今日一见,果真气质超凡,顶天立地!

芸熙好整以暇,温柔道:“汉王,前日我方使者提出的请贵国出兵袭击匈奴王庭之事,汉王考虑如何了?”

龙天羽站在美人身前,微笑道:“你的中原语讲得很流利啊!”

芸熙眉头微皱,轻轻横了他一眼,暗怪他左顾而言他,说道:“我对中化的有所修习,很喜欢中原的诗经楚辞,以及先秦诸子的文化,因此学了中原语,说的不好,倒让汉王见笑了。”

龙天羽点了点头,又问道:“东方古国,中化,源远流长,任何文明古国都无法相提并论,这是我身为华夏炎黄子孙的骄傲,在高句丽,像你这样喜欢中化的人想必为数不少吧?”

芸熙不知他为何在说这些方面,一时又不好反驳,微点螓首道:“不错,不论高句丽,还是游牧民族,东胡、乌桓、匈奴、西域番邦都有不少人在学习着中原的文化。”

龙天羽嘿嘿笑道:“既然如此,当高句丽成为大汉的附属国,甚至汉室朝廷的一个郡县,让高句丽的子民普及中化,学习崭新的汉文字、汉学术,民族通婚,彼此融合,相互友爱,这样不是很好吗?”

芸熙闻言脸色顿时发白,终于明白刚才汉王问话的深意,反讥道:“汉王此言差矣,高句丽子民虽然热爱中化,因为文化是不分国界的,修习先进的学识,广开民智,与归属臣服没有关系,只要有气节的民族,是不愿意被其他民族所统治,更不愿做亡国之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