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知道表小姐在世子爷心里的分量,可以不回世子的话,但是一定要赶快回表小姐的话:“是,表小姐放心吧,我这就去赶车。”
云慕卿瞧着表哥大步出门,自然免不了揪心,可是当她转回身发现大家的眼光都在自己身上时,内心哀鸿遍地。
“你还说他没受伤?那为什么不能骑马?”老太太气呼呼地问道。
云慕卿嗫嚅道:“表哥不让说,所以我不敢说。那天藏书馆着火的时候,确实有刺客,表哥受了一点伤,不过不严重,已经好的差不多了。太夫人和姨母放心吧,他没事。”
老太太无奈地叹了口气:“行了,你快回去歇歇吧,我们也知道这几日翰林院的人都很辛苦。我若再多说你几句,回头那小子知道了,又得一万个不乐意。卿卿呀,就是命好,我年轻的时候若是有人这么护着,也不至于打遍常山无敌手呀!谁不想当个淑女,真是的,也得有这个命才行。”
第47章 我不想看
东宫的书房之中,太子妃陶氏手持金丝叠云磨在极品端砚之中缓缓研磨。眼神时不时地飘向正在写字的太子,思忖着心中的疑问该如何开口。
紫金嵌玉缠枝香炉中,袅袅升起几缕龙涎香,香气清新凝神,却无法安定太子妃内心的波澜。
陶氏原是常山县令之女,与赵正则定亲时属于下嫁,可是没想到赵家定鼎中原、龙腾九天,于是,赵正则被册立为太子之后,依旧迎娶陶氏为正妻,就成了不忘糟糠之妻、重情重义的美谈。
只是,成亲已然一年了,陶氏的肚子却一点动静都没有,好在赵正则年轻,不着急。天下初定,社稷不稳,皇上和皇后也暂时无暇顾及此事。
可是,今日皇宫之中送出去了数十份帖子,邀请的都是十四至十六岁,未曾定亲的大家闺秀,这怎能不让人多想?
赵家子嗣单薄,当今圣人只有赵正则这一个儿子。而圣人这几年征战受伤颇多,虽年未半百,可每日上朝已是在勉力支撑,这开枝散叶的任务,只能交给赵正则了。
太子妃心里扑腾个不停,她自然想问问皇后娘娘究竟什么意思?可是又一想到,赵家能容忍自己一年无孕,而未给太子纳妃,已然是十分大度了,便是皇后娘娘有些安排,自己也只能接受。其实问了也是白问,不过是安慰一下自己这颗不踏实的心罢了。
陶氏默默叹了口气,终究没好意思开口,正在此时,门外传来太监禀报的声音:“殿下,韩世子求见。”
陶氏规规矩矩地行礼:“臣妾告退,不打扰您和韩世子谈公务。”
赵正则把手中的毛笔搁在砚台上,抬头瞧了一眼自己的结发之妻。陶氏知书达理,温婉可人,没什么不好,二人少年夫妻,自是有些情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