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页

谢迎春回过头去看任飞马总设计师要求再讲一遍的东西,突然发现那些东西都是在自己最激动的时候讲的,也都是她自己所认为的闪光点。

这就很尴尬了。

她在上面讲的激情澎湃,别人听的一头雾水,不知道她在讲的究竟是个啥。

回过头去,将所有专家要求再讲的东西全都细致地讲了一遍,遇到一些专家听不明白的问题,谢迎春几乎是手把手讲的。

原本设置的一个小时答疑时间直接延长到了四个小时,下午六点,谢迎春终于讲完了‘谢-2’。

任飞马总设计师同荀教授感慨,“人家小谢这天赋,就是吃这口饭的。很多东西,现在听明白后觉得浅显易懂,但当时那么多人搞研究,愣是没研究出来。就是思路转个弯的事儿,可惜绝大多数人就是转不过去。我们对‘苏-6’了解的资料不少,现在听明白‘谢-2’的设计后,我敢负责任地说,‘谢-2’绝对已经跻身于世界上已经公布的一流战机的发动机水平,当然,各家手里都有底牌,绝对不只是拿出来的那么简单。我很期待你接下来的汇报,‘谢-3’如果能保证‘谢-2’这样的水平并正常发挥,‘谢-3’就能成为我们国家的一张底牌。”

能作为‘底牌’的技术可不多,任飞马总设计师这样说无异于是最大的褒奖。

谢迎春冲任飞马总设计师鞠了一躬,诚挚地道了谢。

荀教授走上台,拿过话筒,冲在座的专家说,“现在已经到了傍晚的饭点,国防科大的食堂为大家准备了丰盛的晚餐,一小时用餐时间,大家自行安排。另外呢,虽然上面的要求是尽快论证完‘谢-2’和‘谢-3’,但考虑到大家都是一把老骨头了,精力不及年轻时旺盛,我们准备好了休息的招待所,不知道大家是先回去休息一晚,明天再开,还是吃过饭接着开论证会,论证结束再回去休息?”

任飞马总设计师拿下眼镜来,揉了揉眼,说,“接着弄吧,就别休息了。开完这个论证会,我还得回沪上去,飞机上休息吧。”

任飞马总设计师都这么说了,别人哪敢有异议?

大家虽然都是专家,但专家也分三六九等,也讲究一个江湖地位。

晚饭在食堂解决后,‘谢-3’的论证会紧锣密鼓地召开。

坐在会议室内的很多人现在都已经靠着茶水提神了,哈欠连天,却没人舍得睡,有些专家实在撑不住困意,索性站了起来,一边在会场内溜达一边听谢迎春讲。

‘谢-3’的论证会持续到第二天凌晨七点,比‘谢-2’的论证时间还要长。

撑到最后,别说那些年老体迈的专家了,谢迎春都有些撑不住,她回答问题的时候,困得直打哈欠。

论证会结束后,她连早饭都没去吃,径直奔回了家,倒头就睡,睡醒已经是晚上十点了,屋子里满是肉香,她嗅着味儿进了厨房,见于泽蹲在厨房内啃排骨,问,“你咋想到做排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