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可能要下雨,你挺着个大肚子,不要上蹿下跳了,上课路上让你男人扶着些,平时能静就不要动。老杜说把你安排在了收发室,那你就去收发室,苦练自身本领,争取早日报效国家!”
“只有你们这一代年轻人站起来了,我们这些老骨头才敢坐下去歇一歇。让老杜这么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太太上抗洪一线做技术指导,是你们这一代年轻人的羞辱。”
荀教授说的这话不可谓不重,一字一句都砸在了谢迎春和于泽的心上,也砸在了那他带来的那两位搬书的学生心头。
荀教授走后,谢迎春和于泽将杜云红教授给的书简单的收拾了一下,分门别类地摆在书架上,然后便去了国防科大的图书馆。
谢迎春这次借的书比较多,不仅包括材料力学和静力学,连结构力学、水动力学等方面的书籍都借了不少。
于泽借的书不算多,谢迎春自个儿的借阅证上的数量不够用,还找于泽蹭了十来本书的借阅数额。
把这些书从图书馆搬回到住的地方,于泽累了个够呛,他去换衣服洗漱,谢迎春就翻开书开始看。
她必须得赶在杜云红教授与李彧教授到大浪底水库之前就对于水库相关的知识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不然怕是到时候会抓瞎。
于泽见谢迎春每天一醒来就坐在书桌前看书,有心劝谢迎春看一阵子书之后就起来活动活动,可是想到非常时期,压在谢迎春肩上的压力太大,他也就没再劝,并且还主动从食堂打了饭带回来吃。
谢迎春一整天的运动量全靠去教学区上课走的那么几步路来支撑。
包括在课堂上,她都会拿出自己带来的书看,时不时抬头看一眼黑板,看看老师讲的东西是不是她没接触过的。如果是,那她就认真听一听,如果老师讲的东西她会,那就借着看书。
时间被精确到了以秒来计算。
-------------------------------------
杜云红教授和李彧教授到了大浪底之后,第一时间就与全国各地来的专家碰了个面。
这时候的大浪底正在下雨,而且下的很大。
一群来自五湖四海的专家盯着草帽就沿着山路上了大浪底水库,第一步先查大浪底水库的水位,紧接着便是勘查大浪底水库坝体上出现的裂痕线密度(单位长度内,裂缝宽度所占长度的百分比)与面密度(单位面积内,裂缝面积所占的百分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