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工日期定在了半月之后。
同一个生产队的人为了挤进青山食品厂,可谓是削尖了脑袋,个个都摩拳擦掌,志在必得。
然而当他们拿到手抄版的笔试题目后,人就蔫儿了一半。
试卷的第一道题就是考察数学的基本计算,虽说只是考察了加法,但很多人连数字都不认识,这种题完全就是抓瞎,照猫画虎地抄一个数字应付了事,可怕的是有些人抄个阿拉伯数字都能抄错。
第二道题考察的是仪表读数,倒是有不少人认识那张圆圆的图是表盘,就和自家家里摆的座钟一个样,但表盘上的数字该怎么读,鲜少有人知道。
第三道题考察的是基本卫生常识,问的是如果在生产线上工作,发现自己鼻子痒想打喷嚏,那该怎么办?
……
能来参加考试的人,多半都是认识一些文字的,有人准备得多,在参加招工考试前就托人了解了食品厂里一些基本的情况,包括那个仪表盘上的数字该如何读,控制温度的加减法该怎么算,工厂里有些什么规章制度等等……都了解到了,这会儿答题的时候就不算太难。
有些人认为进青山食品厂的难度不会太大,还有人对青山食品厂中流水线生产的印象与认知依旧停留在当初谢迎春在黑脸婶子家院子里支个土灶烤饼干的情况,啥都没准备就来了。
这些人不仅没准备,自我感觉还十分良好,觉得自己就算不准备也能轻轻松松通过考试,结果拿到试卷的那一刻就懵掉了,脑子里空空荡荡的,险些忘记自己的名字该怎么写。
算术题一个不会,只能一本正经地瞎写,好不容易遇到一个简答题,这些人看到了得分点,开始认认真真地琢磨。
在流水线上工作的时候,自个儿突然想打喷嚏了,那该怎么办?
这种时候就需要揣摩出题人的意图。
有人觉得出题人肯定是为了青山食品厂考虑,还能因为你一个平平无奇的工人想打喷嚏就把生产线停了,让你出去打个喷嚏,然后回来再接着干?
于是这人就把答案写成了——打个喷嚏又没啥,打完喷嚏接着干,绝对不能因为个人因素使得工厂减产,绝对不能拖图集体的后腿!
谢迎春看到这个答案的时候,险些笑出鸡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