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页

黄茂林笑了,“这只是我的初步想法,泰和也大了,张师傅跟我说他再也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教导泰和的。为了泰和的前程,咱们也不能再留在这里了。你给我一些功夫,我把家里的事情处理好。咱们虽然要搬走,这里也不能随意甩手,以后每年我单独回来两趟查账,你只管安心和孩子们在一起。”

有了这个保证,梅香再也不急着去了,夫妻二人往省城那边送了信和钱,嘱咐孩子们好生照顾身体。

等过了两三个月,明朗和明盛先后往家里送了信。明朗去了南边一个还算富庶的中等县做了县令,开始了自己长达二十多年的游宦生涯。叶氏跟着他一起,到了南边后非常适应,还给梅香寄来了一些土特产。

明盛第一站留在了京城,去了翰林院,再苦读三年,散馆后再谋出路。

京城米贵,明盛算是寒门子弟了。翰林院是个清水衙门,一个月给个二三两银子还不够吃饭的。他和婉柔只带了两个仆人,小夫妻节俭度日。

好在明盛不是个死要面子的,除了去翰林院,他有时间就到外头接些私活,教孩子读书、做些文书上的事情。渐渐地,身边人发现他教孩子特别有一套,开始有达官贵人请他业余时间去家里教导家中子弟,给的回报自然也很丰厚。

梅香接到信之后往两个弟弟那里先后回了信。

时光悠悠,来年初夏,青莲先生了个女儿,锦屏后生了个儿子,两个孩子只差了半个月。

慧哥儿本来还怕妹妹生了女儿孟家不喜,等看到李先生和长俊整日抱着孩子不撒手,这才放下了心。

慧哥儿在这边也认识了许多同僚,他家在异地,衙门里的一些关系好的人都上门来庆贺他喜得贵子,长俊也跟着跑前跑后张罗。

梅香接到信后,把那信翻来覆去看了一遍又一遍。真好啊,她有外孙女了,也有孙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