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氏有些发愣,明朗和明盛却听懂了。
韩敬博喝了口茶,“三嫂不懂没关系,我只是把这些事情说给你听。县丞大人这几年搭上了上头的关系,此次春闱若能得中,必定要授正经官职,就算名落孙山,怕是也会离开荣定县。这县丞一职,我们可以争一争。”
叶氏听说涉及到官场的事情,摇了摇头,“四弟,我一个乡下妇道人家,哪里懂这些,你只与他们兄弟二人商议就好。”
韩敬博继续开口,“我与张县尉合计过了,县丞一职,朝廷有律法规定,非得有举人功名才行。荣定县也不是什么大县,县丞职位只是个从八品,别说两榜进士,同进士都看不上,一般都是本地或附近州县的人担任。这也是朝廷为百姓着想,县令用外地人,下面县丞等职位用本地人,防止一家独大,百姓受苦。县丞大人长子也有举人功名,但他家已看不上荣定县这块小地方。明朗兄弟二人新晋举人,由我和张县尉使力,再走一走县令李大人的路子,多送些礼。李大人马上任期就满了,谁做县丞与他又无碍,且我们好生帮衬他,让他的吏部考核好看一些,李大人自然愿意顺水推舟保举一下,我们倒是可以争一争这个职位。现在有个问题,只能取他们兄弟其中一人。”
叶氏听懂了最后一句话,忽然有些为难。
明朗主动对韩敬博拱手,“四叔,我是长子,理应在家侍奉阿娘,县丞的事情,让明盛去吧。”
明盛却摇头,“大哥,你如何说这糊涂话。”
众人都看向明盛,他虽一向嘻嘻哈哈,对兄长却颇为敬重,头一回对着明朗说这样重的话。
明盛看向韩敬博,“四叔,我年不过二十,尚未娶妻生子,县丞虽不是正经官职,也没有说让一个小孩子来干的事,别说荣定县的百姓,县衙门里六房三班的人也不服气。第二,我是张县尉的女婿,若我做了县丞,县丞县尉和户房书吏都是一窝子亲戚,好嘛,这荣定县到底是县令大人说了算,还是县丞和县尉说了算。第三,我一直在读书,从未接触过世事,轻易做官,万一哪里出了纰漏,岂不连累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