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香连忙谦虚,“清溪多好的姑娘,弟妹不用发愁。长俊这孩子好归好,但孩子们的缘分是天注定的,就算没有长俊,清溪也能说到更好的人家。”
姑嫂两个说了一阵子闲话之后,玉茗带着清溪回去了。
梅香赶忙让人叫回了黄茂林,与他说了秦家的事情。
黄茂林把儿子拎了出来,直截了当的问他,“你大舅妈想把她娘家侄女说给你,说要带你一起回秦家,你想不想去?”
慧哥儿顿时支支吾吾,“我听阿爹阿娘的安排。”
黄茂林对着他的屁股踢了一脚,“你自己娶婆娘,什么都让老子给你安排!快说,你到底去不去!这几日县城里不少人家开始打听你的亲事,就算不去秦家,一时半会儿你也说不上更好的人家了。秦家一门三举人,过几年说不得还能中进士,要不是中间有你大舅妈,人家还不一定看得上你呢。”
慧哥儿红了红脸,“那我跟大舅妈一起去。”
黄茂林笑了,“去了之后记得守规矩,一切听你大舅和大舅妈的安排。秦老先生德高望重,你小子千万不要觉得自己十四岁岁中了秀才有什么了不起,在秦家人面前把尾巴夹紧了。”
慧哥儿点头如捣蒜,“我晓得了,阿爹放心吧。”
说定了去秦家,梅香立刻开始准备东西。慧哥儿要穿的衣裳,给秦家人的礼物,一样一样仔细备好。
叶氏对这门婚事非常看好,儿媳妇的娘家侄女若是能嫁给自己的外孙子,这亲连着亲,真是越发亲厚了。
明朗虽然在守孝,平日里不大出门。但大舅兄家娶儿媳妇,他自然要去。再者,玉茗也好久没回娘家了。
明朗见姐姐天天回来,妹妹十天八天也能回来一次,弟妹回娘家更像串门子似的,只有玉茗,娘家隔了七八十里路,一年也难得回一次。
明朗与叶氏商议,“阿娘,头先我忙于公务,不好外出,玉茗整日在家打理家务,极少回娘家。这回大舅兄家娶儿媳妇,我想带着玉茗多住几日。一则让她和娘家人亲近亲近,二则让秦家人好生查看慧哥儿。”
叶氏点头,“你们只管住,住多久都成。只有一样事情,住在那边也要抓着慧哥儿和登哥儿的功课。孩子有出息了,谁不喜欢呢。还有,清溪和登哥儿回自己外家,秦家人必定都待他们如珠似宝。慧哥儿头一回去,一来是外人,二来又是给人相看的。你多照看照看他,他长这么大,头一回离开父母呢。”
明朗点头,“阿娘放心,慧哥儿是我亲外甥,我岂有不照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