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页

别人家都不说,梅香自己家的田地,今年至少要减产三到四成。

县城里面,李大人忧心忡忡,“今年四处减产,这粮税怕是难收啊。”

明朗又给了李大人一记重锤,“大人,粮食减产,怕是商税也要变少。”

李大人眼见着就要离任了,忽然间遇到这样的事情,于他的仕途来说,是很不吉利了。

好在李大人从旱灾开始时就已经做好了思想准备,这次离任,最好也是平调,若是不好,被降级都有可能。

李大人已经尽力了,折子已经呈上去了,如实汇报荣定县受灾情况,能给百姓争取多少,就看天意。

还没等李大人离任,上面的批示下来了,今年的粮税照旧。

县衙一干人越发坐不住了,百姓的收成减少,朝廷却不肯减免赋税,今年想把粮食收上来,怕是难上加难了。

李大人把县衙所有人都派了出去,到各乡镇收粮税,自己留守在县衙。

百姓们本来睁大了眼睛,指望着朝廷能减免些赋税,哪知却等来了这样的结果。百姓自然不敢骂皇帝,只好骂底下的狗官,从县令到衙役,各人的祖宗十八代都被骂了个遍。

黄茂林听说今年朝廷不免赋税,背地里也忍不住和梅香抱怨,“都说皇帝老子皇帝老子,儿子们都要饿死了,老子却闭着眼睛只管要吃的!”

梅香没说话,心里也是赞同的,但也忍不住劝他,“谁知道呢,说不定这消息根本就没报上去。”

黄茂林叹了口气,“今年减产这么多,还要如实交粮税,上头这是想吃大户还是想吃绝户啊?”

梅香看向黄茂林,“这话如何说?”

黄茂林烦躁的喝了口茶,“吃大户就是让地主让利,吃绝户就是让百姓卖儿卖女了。不管是哪一种,都是百姓遭殃。”

梅香叹了口气,“茂林哥,要不,咱们减免一些租子可行?”

黄茂林用手敲了敲茶几,“也只得这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