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忙碌碌准备了一个多月,明朗成亲的一应事宜终于都预备妥当了。
梅香是明朗的亲姐姐,从头到尾一直在帮忙。成亲当日,韩氏族人都到镇上来了,学堂里的学子们都放假回家去了。
有一些家长还跑来送了份礼,喝了杯喜酒回家。
各路亲戚都来庆贺,外面有韩文富、韩敬奇和黄茂林操持,内事有苏氏、周氏和梅香帮衬。
正日子那一天,叶氏坐在上首,穿了一身新衣裳,受了两个新人的礼,激动得热泪盈眶。
玉茗的嫁妆看起来不多,分量却极重。
县城的商铺一间、学堂的宅子一栋,金首饰四件,银首饰若干,压箱银子十两,其余衣裳被褥也比较多。
折算起来,总有个一二百两银子。
成亲的第二天,新人见礼,叶氏特意把女儿叫了过去,让两个新人给姐姐姐夫行礼。
办过明朗和玉茗的婚事之后,秦家人又在平安镇逗留了几日,等小夫妻三日回门过后才走。
叶氏想到玉茗一个人远嫁而来,娘家人都离得那么远,定然是十分不舍。怕她难过,叶氏每天都带着她,一起说说笑笑,也分散一下精力。
每天上午,周氏送菜过来之后,叶氏让玉茗带着兰香和两个丫头一起收拾,自己在倒座房招呼上门打油的客人。
玉茗刚开始对家里油坊里的事情一窍不通,有时候叶氏上午有事情,兰香又小,玉茗偶尔也会去照应照应。
头一次玉茗应付了两个打油的人之后,叶氏满口夸赞,“我还想着你怕羞,故而从来不叫你去倒座房,没成想你竟然做的不错。”
玉茗笑着回答叶氏,“这是咱们家的事情,我既然嫁过来了,阿娘忙不过来,我岂能袖手旁观。我虽然不如阿娘做的好,那些瓶瓶罐罐的还没弄明白,多做几回也就清楚了。”
叶氏见儿媳妇能干,成亲没多久,就开始把学堂里做饭的事情交给了她。
玉茗很欣然的接过了这个任务,明朗在学堂做先生,她是师娘,合该给学生们做饭。从小她就看着阿娘一直给学堂做饭,如今轮到她自己,再没有半点不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