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笑道,“弟妹真是有心,人家都是送月礼的时候当着众人的面给,你这私底下给了,有人情都显不出来。”
叶氏摆手,“我做外婆的心,哪里能等到那个时候。等生了之后,我还有呢。”
杨氏一边笑着一边忍不住心酸,当初她生两个孩子的时候,娘家送的东西寥寥无几,以后红莲生孩子,怕还不如自己呢。这话不假,杨老太太虽然也是个爱钱的,但多少还讲一点脸面,那闫氏真是为了钱连脸都不要的人。
叶氏顾不得去看杨氏的表情,只低头一样样给女儿看东西,吃的穿的用的,这一个大包裹,怕是花了不少钱的。
把包袱里的东西看完了,叶氏又把旁边一个竹娄打开,掏出一个水釜,“自从到了镇上之后,我也没工夫回去砍柴,如今家里厨房的炉子也停了。我听了明朗的话,买了个水釜,真是方便多了,把开水放里头,第二天早上还有些热乎劲呢。我想着你如今身子不便,夜里说不定也要起来喝水,现烧多麻烦呢,有了这个,一天都不用愁。”
大伙儿都没见过,都探头看。
梅香又嘿嘿笑了,“阿娘,这个东西不便宜吧。”
叶氏笑了,“我以前不知道有这个东西,要是知道,当初买一个给你做陪嫁。”
杨氏也忍不住赞叹,“真是个好东西,大冬天想喝口热水可不容易呢。有了这个,梅香以后半夜肚子饿了,自己泡东西吃都行。”
叶氏自然不是那等不讲规矩的人,除了给女儿送东西,她也给黄家其他人准备了一些吃食。
送过了东西,又嘱咐了梅香许多话,叶氏拒绝了杨氏和梅香的挽留,带着兰香回家去了。
叶氏走后,杨氏让梅香把水釜拿回自己屋里去,梅香想了想,摇了摇头,“阿娘,还是放在堂屋里吧,这水釜水可不少呢,我一个人喝一天都够。放在堂屋里,谁想喝了就自己倒,反正我房里离堂屋也不远。”
杨氏心里很高兴,觉得梅香没有因为是娘家送来的就独吞,心里也有些佩服这个媳妇。多少人家的媳妇恨不得把自己的嫁妆捂得死死的,生怕婆家人沾了一点光。
黄炎夏回来后见到这个东西,先稀奇了一番,然后听说梅香要留在堂屋,点了点头没说话,心里却想得和杨氏一样,但他想得更多一些,等回头多分大房一些钱。
第二天,周氏来镇上送菜。叶氏虽然管着学堂,但逢集的上午她还要在家里照看油坊,因而都是在家里把菜处理好了再拿到学堂的厨房去做。
周氏每回送菜都是直接送到家里,她才放下担子,叶氏就拉着她悄悄说了黄炎礼家里想求亲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