淑娴帮杨氏把身后的衣裳捋了捋,“阿娘,二哥咋没跟您一起回来呢?”
杨氏笑了,“如今雪太大,茂松也不出去了,你二哥好容易找到人玩了,不到人家吃饭他也不肯走的。”
梅香笑着问杨氏,“阿娘,如何?六婶怎么说的?”
杨氏想了想才回答梅香,“你六婶说,既然是你娘家的亲堂妹,自然是不差的。等她夜里问过你六叔和茂松的意思,若是都同意,再往你娘家去求亲也不迟。你肚子大了,后头的事情就别管了,要是两边都有意思,交给我来操持,我也赚一坛媒人酒过年喝。”
梅香笑了,“阿娘赚到了媒人酒,定要分给我一半。”
杨氏哈哈笑了,“都有都有。”
杨氏笑过了之后,盯着梅香的肚子看了看,一想到茂源快要成亲了,要不了多久她也会有亲孙子,顿时心里也高兴了起来。
“等这大雪天过去了,找屠户来把猪牵走,留一头给茂源成亲用。茂源成亲一头猪定是用不完,剩下的留着咱们过年吃。”
淑娴插了句话,“阿娘,二哥成亲的东西,咱们还没预备呢。”
杨氏摆摆手,“不急,雪一停,我几天就能预备妥当了。春上你大哥用过的好些东西都能再用的,无非就是准备菜。猪肉是家里的,豆腐是家里的,我办过一次了,这回更快些。等到了过年,你表姐又来了,家里又多个人了。”
淑娴笑了,“等明年,家里人更多了,还有侄儿们呢。”
杨氏高兴地咧嘴笑了,“可不就是。”
梅香在家里才念叨明岳,明岳那里忽然就有信了,可对韩敬杰一家来说,这事儿真说不上是好事。
明岳十六周岁了,仍旧没说亲,韩敬杰两口子急的什么似的。
叶氏也跟着着急,明岳是个好孩子,虽说家里穷了一些,可人家一家子都勤快呀。明岳和弟弟整日跟着韩敬杰到处找活儿干,这一二年间,也攒了几两银子。但几两银子对这个家庭来说,真派不上大用场。
这回下大雪,家里的厨房塌了,正房后面开裂了,韩敬杰找了两个大木桩顶住了,暂时没有问题,但谁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倒了。
韩敬杰夫妇托人给明岳说亲,说了一年都没成果。人家一看,家里这样穷,一窝子儿子呢,闺女来了还不得受穷受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