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他中了秀才之后,他就时常来指点明朗的功课。秦先生虽然学问也不差,但学堂里孩子多,他也不能单独顾着明朗一个。
韩敬奇非常慎重地接过了这个任务,见叶氏把黄茂林也叫上了,他顿时放下了一半的心。这个侄女婿机灵的很,有他在,再不用担心外头那些无赖子来歪缠。
从私心里讲,叶氏其实最想让自己大哥叶厚则送明朗去县里。可明朗毕竟姓韩,就算韩敬义不仁义,但韩敬奇对三房孤儿寡母还是不错的。亲戚三代、户族万年,叶氏只能请姓韩的长辈相送,韩敬奇是最合适的人选。
但韩敬奇只是个庄稼汉,外头的事情他见得少。这一回去县城里,什么样的人都有可能碰到,韩敬奇应变能力不够,叶氏只得又把黄茂林叫上了。
黄炎夏听说亲家母的请求后,二话不说就答应了,还不停地嘱咐黄茂林,“明朗是你亲小舅子,他考科举是大事情,你这两天先多做一些香豆腐放家里。家里其他的事情,有我和茂源呢。到了县里后,用心照顾明朗,对他二伯务必要恭敬。”
黄茂林听的直点头,“阿爹放心,明朗考试的事情我一直放在心上的。”
黄炎夏拍拍他的肩膀,“好生照顾他,若是这回能中,四月初还要去府城,到时候你再跟着去。办过了这两趟差事,等你四月底成亲的时候,韩家再没一个人会为难你。”
黄茂林嘿嘿笑了,“阿爹怎地打趣起儿子来了。”
黄炎夏笑了,“你小子娶个亲可真不容易啊。”
黄茂林搓了搓手,“阿爹,儿子都是甘愿的。”
黄炎夏哈哈笑了,“晓得晓得,你都是甘愿的。快些去做的你的香豆腐,怕是过两天就要去县里了。”
嘱咐过儿子,黄炎夏又去嘱咐杨氏,“你给茂林收拾出两套像样的衣裳。”
杨氏笑了,“当家的怎地忘了,茂林的衣衫如今都是梅香在打理,就她仔细的性子,早就预备妥当了,再不用我们操心了。”
黄炎夏点了点头,“那就好。”
二月初五那一天,在秦先生的大儿子秦玉炔的带领下,几个学生和学生家长们一起县城里去了。
明朗一走,叶氏和梅香在家里整日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