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茂林鼻头有些发酸,“阿爹,我以后一定好生孝敬您。”
黄炎夏又瞥了他一眼,“哦,给你银子才好生孝敬我?”
黄茂林不好意思地笑了,“阿爹故意打趣我。”
正说着话,杨氏出了正房门,爷儿两个忙岔开话题。
等到了镇上后,趁着杜氏还没来,黄茂林抽空偷偷把这个事情告诉了叶氏和梅香。
梅香听得心头火热,“阿娘,咱们家要不要买地皮?”
叶氏愣住了,“买地皮?搬到镇上来?家里的田地和油坊都不要了?”
梅香想了许久,斟酌着劝叶氏,“阿娘,过完年明朗就十二岁了,很快他就要参加科举。阿娘想过没,若是明朗和明盛以后都能考上功名,他们兄弟二人自然不能再开油坊了。他们身上有功名,住到镇上不是更好?若是,若是一时半会的得不了功名,阿娘还可以继续开油坊。但油坊在镇上,阿娘就再也不用起早摸黑地赶集卖油了。至于田地,咱们只中了五亩地,若是搬到了镇上,油坊说不定生意更好,那五亩地交给敬杰叔去种,咱们也损失不了多少。”
叶氏心里有些烦乱,“这事儿,我夜里回去再想想。”
黄茂林不好在这件事情上说什么,只得打岔,“婶子,王家给你结菜钱没?”
叶氏拉回了思绪,“王家跟我说了,等腊月底一起结了,他家生意好的很,不会差我这点子菜钱的。”
黄茂林知道叶氏一时半会肯定转不过弯来,阿爹不也是想了多少天才决定的。
夜里吃饭的时候,叶氏问了明朗的意见。
明朗一边吃饭一边思索,过了许久之后,对叶氏说道,“阿娘,儿子不敢说以后一定能考上功名,但阿爹阿娘和姐姐辛苦供我读了这么多年的书,儿子就算以后考不上功名,去给人家当账房先生,或是做个别的营生,在镇上都会方便些。”
叶氏沉默了半晌,对明朗说道,“你和你弟弟还在读书,虽说如今家里进项多,但我也不能把存银都花了。若是你们都觉得好,咱们先买一块地,记在你名下,你弟弟的,以后再说罢。”
梅香忙道,“阿娘,那主街上偏僻一些的地方,也就十来两银子,咱们家如今有近一百两存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