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7页

有的人自杀了,有的人还在为自己辩护,但这一切都已经没有用了,一切都已经太迟了。

毛利敬亲身边的那些家臣几乎被抓的干干净净,只留下了这个藩主一个人呆呆地守着诺大的一个藩主府……

唯一的漏网之鱼就是高杉晋作,但随着全城戒严令的下达,高杉晋作的被俘,也只是迟早的事情而已。

京都方面似乎应该感到高兴,尽管长州藩表面上还是顺从日本新政府的,但终究还是半独立于京都之外,而这次如果能够依靠中国军队一举夺得对长州藩的控制权,这对于战事陷入不利的政府军队来说将会是一个极大鼓舞。

可是谢逸却很快拒绝了日本政府的请求,理由非常简单,长州藩目前正处在一个混乱时期,还有部分叛乱者并没有抓到,现在把长州藩交到京都手里,并不是一个明智选择。

在抓捕进行的同时,在长州藩招募日本人加入“和平军”的募兵也开始了。

所谓的“和平军”,是中国军队为长州藩武装的一支正规军事力量,将由中国负责提供一切必要设施,由中国派遣军官训练指挥。

“和平军”,仅仅是为了和平而战。

就在和平军大量征募的时候,张全也从京都到达长州,谢逸迅速任命张全为和平军总指挥,任命毛利敬亲的弟弟毛利长平为副总指挥。

和平军的出现,是“以华控日,以日制日”思想的体现,而未来还会有更加多的类似和平军的军事力量出现。

现在全部的重心都放到了尚未归案的高杉晋作和他所指挥的四千奇兵队上,这已经是帝国在日本最后的威胁了。

在长州藩的全面进剿开始了,一万中国军队,一万多的“和平军”,分成八路,分批围剿。

在日本一些野史的记载上,这被称为“高杉悲壮之战”。当然,野史中的一些记载,极大程度上美化了高杉晋作,并没有得到过任何官方承认。

在野史上是这么记载的,当高杉晋作逃出萩城之后,重新招募起了那些奇兵队的士兵,并号召长州藩的日人加入队伍之中。

大量的农民、破产的手工业者、对社会不满的僧侣、衣食无着的浪人,纷纷加入到了奇兵队之中,让高杉晋作手下在最短的时间内就拥有了两万余人。

次后,高杉晋作在长门设伏,毛利长平所指挥的一支五千人的和平军,在进入长门之后遭到伏击,死伤惨重,毛利长平本人中枪,后不治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