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0页

俾斯麦于1815年4月1日出生于普鲁士勃兰登堡阿尔特马克雪恩豪森庄园一家大容克贵族世家。幼时受过良好教育,曾经在哥廷根大学和柏林大学学习法律、历史和外语。大学期间,他曾与同学作过27次决斗。毕业后服兵役。俾斯麦个性粗野,为了追求目标完全可以不择手段,是个标准的现实主义者。

俾斯麦这么说可不是为了中国考虑,这是想通过自己再次削弱俄罗斯的力量,自己虽然非常欣赏这个人,不过可不会想到去和俄罗斯发动一场前面战争!

张震感谢了俾斯麦的“好意”,却话锋一转和他谈论起了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公使先生,能够介绍一下您自己吗?”

“我吗?可以!”俾斯麦显得并不在意,嗓子很大地说道:“我在很小的时候就被送到了柏林小学读书。由于我的同学大多生长在资产阶级的家庭,因此大多排挤我这样一个容克之子,令我的童年承受着极大的痛苦与压力。

在我12岁的时侯,我进入了中学,但仍然受到同学排挤。在那我学会了英语、法语、俄语、波兰语、荷兰语,未满17岁时,我入读了哥廷根大学。然而,我并不满意大学的生活。我经常腰间佩剑,牵着一只大狼狗,曾与同学作过27次决斗。

毕业后我成为了律师,但我并不甘于此,于是投考政府的官职,当上了一个小书记员。在此时他结识了一位贵族女子,并结下婚约,可是我没钱,想以赌博赚钱却反而输掉所有金钱,并欠下很多债务。因此这次婚约取消了。其后他结识了一位牧师的女儿,再订婚约,可惜,那位女子跟一位富有的军人走了。结果我只有带着欠债,回到家乡!”

对于自己的这些或好或坏的往事,俾斯麦没有任何隐瞒,坦诚说了出来,接着反问了军政府的大元帅:“那么您呢?您的一切又是什么?”

张震淡淡笑了一下,说道:

“我吗?我的童年生活非常平淡,但是也和你一样,我也曾经欠下了一屁股的债务,结果不得不逃亡到了军营之中,于是走上了这么一条道路……”

第437章 “张震和俾斯麦”

当张震说完这话的时候,脸上浮现笑意。是啊,自己的确和俾斯麦有些相像地方,俾斯麦赌博欠下了债务,自己也同样是欠下了一屁股高利贷。

不过自己现在已经基本完成了中国统一大业,而俾斯麦的道路却还有很长很长,张震忽然想到如果自己和俾斯麦成了盟友,那么又会出现什么样的状况?

不过张震还是觉得有些奇怪,自己的印象里,俾斯麦应该是个亲俄国派,怎么现在去反过来鼓动自己发动对俄国的战争?

克里米亚战争俄国一败涂地,暴露了农奴制度和沙皇专制的腐朽。沙皇政府在全世界面前给俄国丢了丑,同时也在俄国面前给自己丢了丑。亚历山大二世意识到俄国再不改革就会走投无路,于是沙皇着手农奴制改革,国民教育和市政管理改革也在拟议。俾斯麦在俄国朝野一片改革声中抵达彼得堡,他受到俄国宫廷的欢迎。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是普鲁士摄政王的外甥,因为亚历山大的母亲皇太后是威廉亲王的姐姐,太后少年时也和俾斯麦的母亲威廉明妮一块儿玩过游戏。在克里米亚战争中俾斯麦主张亲俄的中立为俄国人称道。所以亚历山大二世把俾斯麦当做一位家族的大使来看待,俾斯麦在皇宫受到的宠幸,使其他的外国使节很觉眼红。

俾斯麦也很讨太后、沙皇以及整个宫廷上下的喜欢,有位四岁的小公主指着俾斯麦说:“他是一个可爱的宝贝。”而说另一位将军“是臭的!”